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大气笔墨话阿寿

时间:2021/2/24 16:41:42  来源:收藏快报 姚悦/安徽安庆

图1 潘天寿《鹰石图》

  近代大写意画家潘天寿的艺术造诣,可说是闻名遐迩!潘先生不仅在笔墨技法上能独开风貌(图1、图2),且于美术理论研究上也精深不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画家必须“善笔墨,通画理”。若画家只知一味笔墨“娴熟”,而不通画理内涵,其笔墨也只是“枯而无润,薄而无境”之意也!黄宾老曾云:“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宾老所言,针砭时弊。亦与白石老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2 潘天寿《雁荡山花图》

图3 见证潘天寿与黄宾虹友谊的《山亭琴趣图》

图4 潘天寿《花鸟》

图5 潘天寿隶书

图6 潘天寿行草书

  潘天寿(1897—1971),近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及美术理论家。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号雷婆头峰,斋号“听天阁”。浙江宁海人。善书能画通画论,偶治印工诗,颇具个性。师范就读期间,有幸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大儒名师。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笔墨,深得缶翁风骨。在“上海美专”授课间,经常拜访“缶庐”,面聆书画教诲,缶翁爱其才识,深为器重。缶翁常对弟子言:“阿寿大才,以后必成大器。”缶翁目光如炬,的确深有远见。

  潘先生对于“青藤白阳”、大涤子、八大绘画笔墨也十分欣赏,常夤夜挑灯研习,剖析研究古人的用笔之道及艺术思想。在上海美专任教时,结识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张聿光、俞寄凡、吴茀之、朱屺瞻等书画名士,常聚一起研讨画艺。此期间,让潘天寿先生的绘画思路及眼界洞开,心胸也为之释放。但潘先生由于才高气盛,秉性仗言,亦与某些人的意见相左,故辞去上海美专(后在新华艺专任教)教授之职,回到了浙江老家。

  潘天寿先生虽性格刚直,然也十分怀念恩师吴昌硕,曾于1957年在《美术》杂志上,发表《回忆吴昌硕先生》一文,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于某些人,认为“中国画”不如“西画”,或将被社会“淘汰”一说,潘先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并撰写《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一文予以回击。这不仅看到了潘老刚直不阿的人品,更看到了他对于祖国的绘画事业深深的挚爱。

  早在上海时,潘老就结识了黄宾老。后回浙江,又与宾老同持浙美,两人相交甚厚,在绘画及理论观点上,他们的意见是基本统一的。潘老十分敬重年长自己的黄宾老,对黄老艺品画品非常肯定,认为宾老的绘画功力深厚,画境深邃,又博通绘画理论,是位名符其实的一代绘画大家。曾发表《谈黄宾虹山水画的成就》一文。

  这是一幅见证潘天寿与黄宾虹友谊的《山亭琴趣图》(图3)。这件《山亭琴趣图》创作于1954年春,此时的黄宾虹已是91岁高龄。1954年4月宾翁被选为华东美协副主席,但他的眼睛因白内障加重几近失明。从书画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件作品体现了黄宾虹晚年山水画创新再度变法的艺术风格。画中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画面的朦胧雅致更融入了江南山水的秀丽韵味,笔与墨、情与景的交融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黄宾虹画此作时正是其眼疾手术后不久,视力尚待恢复,差不多是凭意念在进行创作。而业界认为,黄宾虹最成功、最具魅力的作品也就产生在这一时期。视力越衰弱,胸中的意象越澄明,加上他晚年与生命抗争的紧迫感,笔墨意境则更加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可以说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越是到了晚年越精彩绝伦。

  当然理解宾翁此时心境的还有潘天寿。在宾翁逝世的五年之后,潘天寿重新拜读这件《山亭琴趣图》,并亲自为之补题画款:“山亭琴趣,甲午春日黄宾虹画。辛丑锦葵开候潘天寿题。”因此这件《山亭琴趣图》不仅是宾翁化境之作,而且见证了两人共患难的友谊,堪称艺坛佳话。

  潘天寿先生在绘画上,追求的是“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内含用笔以枯、焦、润、湿、破之变,而取厚重。用墨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此当用墨之要诀。又色易艳丽,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济用色之难。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而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也……”潘老在绘画上,大胆用笔,大胆用墨,大胆用色,将笔中的色墨交融,至笔墨清雅而不失古润。潘老喜作巨轶大幛,画案之小,难以尽兴,若画到大兴时,索性脱鞋就地展纸挥毫,其浩然霸气之势,足令观者叹为观止!其大气笔墨意境,又不失内含之美。潘老认为绘画必须守传统、标新意。但绝不能存偏见,要博采众长,戒骄戒躁,注重个人修养,持之以恒,此方能水到渠成。

  潘老在绘画同时,十分注重“画外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外艺术修养。吴昌硕以“诗书画印”闻名天下,而潘老则以“书画印文”名闻天下。我指潘老“文”,就是其通画史画理。潘老又在通画史画理的同时,还长精鉴古代书画。所以说,潘老的画外之功,也做得非常博厚!不仅如此,潘老还擅长指头画,指画鼻祖是高且园,画得古拙灵动。而潘老虽长指画,然不轻作。而是在高兴时,才闲来一弄。认为指画虽受限制,很难大力展开。但其能以凝重生辣见长,为笔墨所不及。认为人在高兴或乏味时,偶一戏之,也不失为一快。

  “文革”祸起,含冤而死。若没有这场运动,潘老的绘画艺术正在步入成熟和大变期,那将要出多少好的绘画精品啊!痛哉,惜哉!

  这幅潘天寿先生《花鸟》(图4),设色纸本,尺寸46×33厘米。构图鲜活灵动,笔墨苍浑遒拙,一派天籁之声。画面略施淡赭,清润而不失古韵。先生书法(图5、图6)霸悍奇拙,力可扛鼎,颇具金石气。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