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锁之韵 中华情——三明市博物馆馆藏锁具展

时间:2018/11/18 12:58:49  来源:记者 尼松义 通讯员 左子娟

爱国锁

  由晋江市委宣传部、晋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主办,晋江市博物馆、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承办的“锁之韵——福建·三明市博物馆馆藏锁具展”,近日在晋江市博物馆举办。这次展览展出了三明市博物馆馆藏的130多件古锁,主要展示中国簧片锁定结构金属锁时代的成就,让观众了解中华古锁,领会中华古锁文化的博大精深。

  锁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的产生与私有制有关。《词源》中对“锁”的解释是:“门键,也指扃(jiong)闭门户、橱柜、箱箧等用钥匙才能开启的金属器具。”锁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以倒叙的方式来看,现在是使用指纹和密码的电子锁时代,早一些是簧片锁定结构的金属锁时代,再往前是木锁时代和绳结锁时代。

  中华古锁历史悠久,古锁寓意深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以表示主人对物品的占有。这种绳结只能用一个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挑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

  当房门被发明后,限定房门启闭的木栓则是最简单的木质锁具。金属锁的萌芽从殷商时期的青铜铺首算起,由中国人首创并传承演变了近3000年,汉代才出现了簧片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锁。唐代锁具已十分普及,唐代诗人薛逢在写给杜甫的诗中就抒发了对金属锁的感叹:“千年管钥谁熔范,只自先天造化炉。”明清时期便是古锁发展的鼎盛时期。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耶鲁发明的弹子锁传入我国,价格便宜,保密性强,很快风靡了全国,传统的中华古锁被逐步挤出了历史舞台。

  金属锁为机械结构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实际上还有一类密码锁,只是不太常见罢了。

  金属锁的材质包括鎏金铜质、银质、铜质、铁质,根据身份、财力、用途的不同,产生各式各样的锁具。

  此次展览中历史最久的是一把唐代虾尾铜锁,长6.7、宽1、高2厘米,尺寸相对较小,推测用于柜门或箱子上。锁体如同一只蜷曲的虾,铁匠师傅把锁体打成圆柱形,并在锁体上加二到四道箍,既美观又坚固,故曰“虾尾锁”,这也是锁的仿生学观点的佐证。

  锁具上的纹饰趋向写实写真与民俗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工匠们运用我国金属工艺传统方法,采用平雕、浮雕、阴阳雕、镂空等诸多工艺,在金属锁壳平面上镌刻各式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乐器等造型,最为常见的如“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龙凤呈祥”等。

  制锁智慧还体现在钥匙孔的开槽设计上,古人设计出形状各异的钥匙孔,如“一”“上”“工”“古”“士”“十”“凹”字形。这些五花八门的钥匙孔,初看是外形美观,很符合现代“外貌协会”的审美,其实复杂的钥匙孔还能起到防盗、阻碍开锁的功能。

  如展览中展出的清士字孔铜锁,配套的钥匙是从“士”字形上端的长横伸入,推开铜锁,那么为什么锁孔会设计成“士”字形呢?可能此锁是达官贵人使用,或者是希望子孙能入仕,这个锁的设计已经超过了实际使用需求,寄托了一定的精神需求。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