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方骏
文/孙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
今年初,南京方面传来噩耗,久病的方骏过世了。我心沉痛。又一颗星过早陨落了。当代中国画坛失去一位大师级的优秀画家,画家群体里失去了一位宽宏平和、相处愉快的好朋友好同伴。世事难料,方骏走的实在太早了,在我的眼前,他的笑容仍然是那末亲切,他的话语那末睿智。想一想,还是沉痛。
方骏作品—丘壑梦
2000年 纸本设色 52.5x42cm
和方骏相识是在1984年,我和《中国画》杂志的同事带着沉重的照相器材到南京、扬州、苏州、无锡组稿。在南京重点跑江苏省国画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这一次采访相当顺利,得到江苏国画界朋友们的大力协助,处处开绿灯,不仅画家们热情相待,而且朋友们帮助联系到南京博物院采访,把该馆藏的著名的《明代人物画像册页》交由我们发表。这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组稿活动,结识了方骏、江宏伟、董欣宾、和喻继高、宋玉麟、朱葵等名家。就是这次组稿,我们拍摄了并在《中国画》1984年2期上发表了方骏的毕业创作《湖湾纪事》,方骏这件工笔创作实在精彩,表现江南水乡的女孩在岸边的船上劳作,还有岸上一群白鹅踊来,画面气息曼妙而生动。此画发表后得到一致好评。此处还有一段插曲,大约当年秋天某一天,经朋友介绍,《中国画》编辑部来了一位新加坡客人,很年轻的华人但不会讲华语,带个翻译,请我帮助买几件作品。我把新出版的《中国画》杂志给他看,他一眼看中了方骏的《湖湾纪事》,问价钱,我哪里知道?当时是开放初期,北京老画家们受“教育“多年,早已没有了价值概念,很多人面对客人索画,宁肯白送也不收钱。面对这位新加坡老板,我大胆讲了个数目(相隔多年已记不起,大约是2千元吧),人家只是点点头便算同意了。下来我和方骏联系,他答应买这件作品,但是提出给另一件相同的(那时叫变体画,意思是略有改动)。此事大约成交了,但画与款如何交接的,已记忆模糊了。这样就和方骏交往起来。还有一件事我记忆尤深:不久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一次画展开幕,在二楼展厅门口见到方骏和一位高个子青年,他向我介绍那是画家王孟奇,当时观众很多不得多讲,我说:“好啊,晚上到编辑部来,搞点东西吃吃!“我见这二位立刻高兴的咧嘴笑开了。这是我和王孟奇相识的场面,至今记忆深刻。那时,大家工资不高生活简单,编辑部在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7号院内的南跨院,这院子本是文化部给齐白石老人家置办的,为了接待外宾体面些,但他老人家住不惯闹着回他西城跨车胡同老屋去,并在那里去世。雨儿胡同7号院子归画院使用,《中国画》编辑部在西南角跨院办公,由于没有食堂,大家就使用一个煤气罐烧水做饭。锣鼓巷雨儿胡同口有一家副食商店和王瘸子夫妻经营的小饭馆,专卖褡裢火烧,每当编辑部来了客人,我们就把办公桌拼上,请大家吃饭,菜式并不复杂:炒鸡蛋,拍黄瓜,榨菜肉丝,素炒圆白菜,粉肠管够,还有廉价的葡萄酒、啤酒,白酒,主食就是北京特色褡裢火烧。当时北京几家美术出版单位,包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杂志社的编辑们,每天接待各地来访画家们,相当繁忙,哪有精力和经费请大家吃饭?只有《中国画》编辑部有心情接待大家。哪怕30年之后,当年的客人们还会津津乐道在我们那里吃饭的情景。和南京的画家们的友谊就这样相互建立起来的。请画家们吃饭也是一种回报,每一次到外地组稿,受到的帮助和热情接待常常令我们感到难以回报。人之间的情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方骏作品—湖湾纪事?江村晚来秋
绢本设色 68x138cm 1984年
方骏是我的好朋友,想起他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真是难以文字形容。作为艺术家,方骏无疑是很有热情乃至激情的人,每每谈到关于艺术的事情,他总是很认真很投入的探讨,但讲话很有分寸,谈论艺术难免涉及画界和作品评价,他总是态度平缓,不激不厉,不讲过头,相当理性,这是一个人的个性使然,更体现了他的修养功夫。朋友相处更是温文儒雅,坦率真诚,面容平静,时带笑容,多年如此,方骏真的是很好相处的人,我想,他在朋友圈还有众多学生辈中获得深切的情谊和一致的爱戴,确实是发自大家内心。记得不久前,方骏过世的噩耗传来,画家张仁芝给我电话,对之深深惋惜和悼念,要求我一定给方骏写纪念文字。这也是代表了北京画家们对方骏的人品和艺术的深深的肯定与怀念。
我当年初见方骏的作品,就被深深吸引住。那不仅是当年注重的题材以及生活气息浓厚的原因,而是他的作品具有的美感和高雅的格调,多年来方骏的艺术一直处于我这个评价的高位。对于一位画家来讲,恐怕是最为难得的品质。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方骏的山水画可谓独树一帜令人瞩目,人们应该记得他的写意山水,墨彩缤纷,水分运用得当,还有独特的肌理感,似不经意处更显精到。得到一致好评。这一时期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最好的时期,改革开放不久,社会欣欣向荣,极左思想束缚逐渐挣脱,画家们创作空前活跃,书画市场的形成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前后,我们已经组织了很多中国画家们的写生和雅集活动,方骏也是热心的参加者。方骏在艺术上很有想法,他明显的并不满足当时已经取得的成绩,我记得它有一个时期创作青花瓷类的作品(我想不出怎样归类这些画),后来,他的画风又一变,开始注重勾勒墨线,好像是受到民间版画的影响,感到一些装饰风味,比较独特,后来见到更多作品,更加独到,更加精彩。抱歉的是,这一时期我忙于美协艺委会活动以及后来中国画学会的筹建等杂事上,对他的画风的变化没有更多的关心和与他交流想法,更谈不到研究了。看来,方骏的艺术创作和理论思考的丰富遗产,还是要等待年轻的朋友们更深入全面旳研究探讨了。
方骏作品— 青花十题 ?半窗晴翠图
1991年 纸本设色 33x33cm
方骏作品—眀年春水漾桃花
1999年 纸本设色 68x45cm
南京是中国画的重要中心,过去是现在还是。建国后,南京中国画界大家荟萃,花鸟画有陈之佛领军,山水画坛傅、钱、亚、宋、魏等号称新金陵画派,抱石先生在世率领大家写生办展,风光一时无两,文革之后,新人辈出,形势喜人。方骏的山水画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独辟蹊径,既能尊重前人继承传统,又能在一片“反传统“的思潮激荡中,保持定力,坚定自我,如今想想很是佩服。我想,方骏以高超的聪明才智,少有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功力,探讨前行,这应该是对于金陵画派最高明的继承和发扬。我也希望后人能够理解和尊重方骏的艺术精神。
方骏生病的消息早已知道,也知道他做了手术后在静养,我想,以他的性格,一定会深居简出,所以我们北京朋友的活动不敢打搅他,这些年和他见面的机会也就少多了,这真是无奈的事。记得去年秋天到南京参加朋友的画展开幕,刚好见到方骏,彼此高兴的不得了,他的笑容还是那样爽朗亲切,面容也无改变,只是脸上有些发黑,我问他原因他笑笑说:是吃药的关系吧。他那一天的样子,永远的留在我的心上,我只要还活着,我不会忘记的。
2020年5月全球大疫时于北京
(孙克,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
方骏作品—云泉约?可人风物是深秋
2007年 纸本设色 30x40cm
方骏作品—云泉约?日暮汀洲一望时
2007年 纸本设色 30x40cm
方骏作品—云泉约?为向江头早晚潮
2007年 纸本设色 30x40cm
方骏作品—云泉约?又见江南春色暮
2007年 纸本设色 30x40cm
方骏先生是我国当今画坛著名画家,中国共产党党员。1943年生于江苏灌云县;1965年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1981年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方骏先生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方骏先生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美术学院)主任。兼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协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野间奖”,全国少儿图书创作一等奖,“88,国际水墨展”优秀作品奖,1996年获江苏省教委,学位委颁发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1984年创作组画《湖湾纪事》,获“江苏省人物画展”一等奖,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作品《朝采桑》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方骏先生在从艺道路上孜孜以求,在绘画技艺上不断探索,在教育事业中培养出多位杰出艺术家,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