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劳动在画中(11)拦水筑坝



时间:2022/5/7 8:25:17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谢瑞阶 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地 1955年

  新中国水电建设也有许多突出的成就,不管是佛子岭水电站,还是官厅水电站,都是与之相关的那个时期美术创作所关注的对象,并有很多作品表现了建设的工程以及工程的雄伟壮观。而1957年4月13日开工建设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第一大工程,这座当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于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因此,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从建设之初就不断涌现。1955年,谢瑞阶创作了《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地》。

吴作人 三门峡工地 1956年

  1955年,吴作人早在工程开工之初就开始画这一建设场景,并计划随之创作《黄河三部曲》,其中第一幅《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的画面中大坝还没有合龙。吴作人用俯瞰的构图表现了这一工程在具体地域中的形势险峻。而从另一角度所画的场景则记录了建设之初的地形地貌。到了1959年,吴作人在所画的第二幅《人定胜天》中,大坝已经巍然屹立,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黎雄才 黄河三门峡,1957年

魏紫熙 三门峡工程写生 修吊车 1959年

张文俊 三门峡 1959年

  最早用传统水墨画的方式画三门峡工地的是黎雄才。他于1958年用其擅长的横卷方式,所画的三门峡工地全景如同他的《武汉防汛图》一样,以阔大的场景表现了这一规模巨大的建设工地。遗憾的是,他的这种像写生又像白描的方式,给人以不是完整创作的感觉,因此,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像《武汉防汛图》那样的社会影响。1959年曾与李可染、张仃共同开启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罗铭,也画了《施工三峡》。另外有一位几乎被人忘却的1946年北平艺专毕业生董义方,为支援郑州大学,于1959年从大连工学院调河南,因此,多次去三门峡工地写生,并于1960年五一节创作了“为向党献礼而作”的《三门峡水电站工地之一角》。1959年,何海霞也开始画三门峡,并由此开始了以《驯服黄河》为主题的多次创作。而这一年,宋文治和张文俊也去了三门峡,因为这一年他们都画了三门峡,其中宋文治的《三门峡工地》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后的几个月内,1960年5月,他又画了成名作《山川巨变》(现藏于宋文治艺术馆),《美术》1960年第八九期合刊上最早发表了这件作品,后来又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河新貌展”。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3年

  此后,宋文治一画再画《山川巨变》,形成了前后7个不同的版本:《三门峡工地》(1959年,辽宁省博物馆藏);《山川巨变》(1960年5月,《美术》1960年发表,参加“山河新貌”展,宋文治艺术馆藏);《山川巨变》(1960年,横幅,无款,有黄养辉1962年题、宋玉麟2005年题);《山川巨变》(1960年9月,中国美术馆藏);《山川巨变》(1960年10月,横幅,宋文治艺术馆藏);《山川巨变》(横幅,1960年10月,私人藏);《山川巨变》(1963年1月,竖幅)。比较和对照这不同的版本,不仅可以看到了其中的变化,而且还看到了这变化中背后的问题,以及宋文治面对社会和艺术的现实中的思考和应对,这正反映了这一代画家在那个特定时代中的心路历程,还反映了传统中国画在新中国发展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的迂回和曲折。从构图上看,第二稿作为创作比较近似于西式构图的比例,确实是比较适宜画大坝的幅面。这一构图让宋文治一举成名,而从接近于方构图的这一稿到变体为接近于手卷的横构图,那种阔大的场景再也不是大坝的一个方面,而是放宽到了三门峡这一地域的自然之中,用自然和人工的对比来表现时代中的“山川巨变”。这是回归自然和山水的重要一步,也是用横卷的方式连接传统的巧妙的构思立意,这更是回到了郁风所欣赏的那种的“诗”的境界之中的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文治作品中的大坝离人们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而大坝周边的自然又回到了传统山水的审美境界之中,1960年的版本(藏于中国美术馆)就显现了这一重要的转机。画面中前景山峦内出现了梯田,又把山区改造自然的主题引入到“山川巨变”之中。而这种亦工亦农的内容安排,更加丰富了画面的表现,也为构图上的变化在题材内容上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成全了一个多方面的“山川巨变”。在回到原来接近方形的幅面之后,近景的山峦起伏,大坝了到了画面上方的远处,而近景的山上出现了突兀的电线杆,而这正是傅抱石《黄河清》画面中曾有过的,也可以这么认为,宋文治试图以一种标志物来代替此前的标志物。而到了1963年的竖构图之后,这一标志性的电线杆也远去,而且融入到画面之中,去除了此前的突兀感。至此,这一版本的《山川巨变》更像山水画,主体大坝则成了点睛和点题,具有了典型的新山水画的特征。这反映了新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追求,这正是:时代变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宋文治 三门峡 1959年

罗铭 施工门三峡 1959年

董义方 三门峡大坝 50年代

何海霞 驯服黄河 1959年

何海霞 驯服黄河 1959年

何海霞 黄河三门峡工地 60年代

何海霞 工地一角 50年代

何海霞 征服黄河 1979年

  1956年,国务会议批准在北京、上海两地建立中国画院。1960年3月16日,江苏国画院正式成立。9月至12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院一行13人,开始了在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此次活动对每一位画家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每一位画家基本上都有相关的作品,并关系到他们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这一年宋文治42岁,他作为写生团的其中的一员,在行前已经画出了表现三门峡建设工地的《山川巨变》,而此行的第二站就是三门峡。傅抱石在此行之后创作了他60年代的代表作《黄河清》,后来他在《我终于“悟”到了更高的意境》一文中说:“再以《黄河清》的创作为例。我到三门峡写生,首先被水利工程的场景所激动。巨大的拦河坝、泄洪闸、电厂、沸腾的工地、欢乐的人群,可以画的东西很多,但怎样画才更有意境?‘意’应该立在哪里?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一句民谣启发了我。‘黄河清,圣人出’,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真正的‘圣人’。黄河的‘黄’和‘清’是一对矛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目的就是根治黄河,化水患为水利,解决‘黄’和‘清’的矛盾。我决定从‘清’字上立意进行写生。这个酝酿过程便是‘悟’。”

傅抱石 黄河清 1960年

  1961年2月26日傅抱石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指出:“我们在艺术实践方面,此行也有两次比较深刻的教训,值得一提。去年九月二十一日,我们到了‘三门峡’,就在三、四天之前,黄河的水经过蓄洪变‘清’了。古人说‘圣人出,黄河清’,几千年来从来不敢梦想的奇迹,今天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冲天干劲之下实现了。为害几千年的汹涌澎湃黄水怒号的黄河,变得一平如镜,清澄碧绿,将永远为人民造福了。我们谁不想把‘黄河清’画下来呢?哪知道就是这个‘清’字把我们难倒了。大家很清楚,找古人的笔墨是不会有办法的。一不小心,还容易画成‘长江’或是‘太湖’呢!”

钱松喦 古谷新城旭日温 1960年

钱松喦 三门峡工地 1960年

钱松喦 三门峡工地一角 1960年

钱松喦 禹王庙 1960年

  而擅长于画太湖、画江南春的钱松喦,也画了数幅表现三门峡的作品。他那风格沉稳的新山水风格,依然是一以贯之的表现出了他的个人特色,在2万3千里的行走中,他开阔了胸襟,尤其是三门峡为他提供了过去所没有的创作的题材,而一旦放笔,从立意到构思构图,都表现出了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虽然,他没有傅抱石的“巧”,却在稳健的表现中显现了深厚的笔墨功底,同时,表现出了时代中难得的超强的创作能力。

  时隔几十年之后,因为三峡大坝的施工和建设,这项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举世瞩目,又有许多表现三峡大坝及其建设工地的作品,其中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施江城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寿崇德 新安江水电站 1959年

周碧初 新安江水电站 50年代

关良 新安江水坝 50年代

彦涵 水电站 1958年

洪世清 新安江水电站 1959年

陆俨少 新安江上 1965年

黎冰鸿、林以友 周总理在新安江 1964年

  1964年,黎冰鸿、林以友创作的油画《周总理在新安江》,与此前后表现水利、水电工程的油画作品一样,同样表现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1957年4月,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的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这是1949年之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被称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1960年4月、5月开始发电。1965年12月,电站工程竣工。新安江水电站确立了以发电为主,兼及防洪、灌溉、抗咸顶潮、航运、渔业、林业等多方面的功能,造福一方,避免和减轻了下游30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又解决了当时电力短缺的问题。

宋文治 新安江上 1964年

杨秋人 水电站工地的早晨 1972年

周顺恺 告别三峡 2009年

王晓愚 世纪三峡 1999年

施江城 张军 高峡平湖图 2009年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

临时闭馆通知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3月16日(星期三)起,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临时闭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陈履生博物馆群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