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南——中国当代油画写生作品选登



时间:2006/5/12 11:37:47

  近些年来,在我国美术界兴起了一股“写生热”,许多画家重新又背起了画箱,行走于乡村田间、城镇街头,在湖光山色或都市喧嚣中现场取景作画,一时间成为美术界的热门话题。“写生”原本是美术科班的基本功课之一,随着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演进,“写生”已被逐渐搁置,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近年来的“写生热”,并非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更应看作是一种对传统写生的提升。这是因为从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美术已开创了一个多元并置,突出个性,提倡风格化、多样化、性格化的新纪元。当下的写生活动中,无疑为充分表现当代艺术追求的观念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展示空间,同时在写生过程中如何摆脱以往往纯粹的写实性和再现性,而注入当代艺术观念,产生当代意义,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在近几年已先后组织过多次中国油画家的写生活动,曾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次又在常熟组织了一次题为“人文江南”的写生活动,参加活动的多是沙龙的老朋友,是一个老中青组合的群体,都是中国当代的实力派油画家。写生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常熟,是因为那是一个风景优美又富有深厚文化蕴籍的江南古城,而且更有着鲜明的江南地域文化特性,或许更适合油画家们用他们的画笔去表现“人文江南”这一主题旨意。

  油画家们的写生创作过程,有着两个层次。首先是传统绘画精神中“外师造化”,即亲身沉浸在大自然中,以造化为师,客观地面对物象;其次但更重要的则是要“中得心源”,发挥创作的主体性,“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仅是客观地再现,而是以主体精神和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去表现画家心中的物象。这两个层次的递进,实际上是一个从再现到表现,从“形而下”向“形而上”发展的过程,是对每一位艺术家的挑战。画家们也正是通过写生活动,循着这样的轨迹探索着自己心中的艺术的真实,与自然进行对话。

  在城市密集化的现代文明冲击下,这种被称为“与大自然对话”的写生活动还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当人们在欢呼进入高级物质文明时代到来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出现了异化。于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和重新寻找精神家园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当画家们置身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或者面对名山大川时,在他们心中涌动的,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更有一种久违的对于大自然的亲情。于是在他们的笔端流泻出的色彩和图式,便有了另一番情愫和内涵。诸如“人文江南”这样的写生活动成为了画家们的一次对于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来说,将“人文江南”作为2006第四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主要的专题展之一,或许与其他画展相比,有着一种新的象征意味。它恰如一阵清风,一抹春光被带进了大都市里的硕大展厅之中,定格在观众的心里,荡涤俗尘,怡人悦目,在给人们以艺术享受的同时,又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是一片值得珍视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来共同保护它。上图为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油画雕塑院长、上海大学美院院长邱瑞敏先生在写生。




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在写生









黄阿忠作品《尚湖湖畔》

邱瑞敏作品



殷雄作品《维摩山庄之四》



俞晓夫-水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