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4页 共107

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 2006上海艺博会主题口号打动人心



时间:2006/9/25 10:04:09

2006上海艺术博览会参展作品
马策尔  《果实》  铜雕   (法国克洛瑞得·马丁画廊提供)

  将于11月16日—20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的2006上海艺博会,近日正式对外宣布,今年活动的主题宣传口号已确定为:“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

  主办方在解释今年的主题宣传口号时表示,中国人向来就有喜欢储蓄的习惯,尽管目前国内经济蓬勃发展,百姓衣食无忧,但人们还是喜欢把现金存入银行。据统计,目前银行中的居民存款已达到了15.12万亿元。究其原因,除了民族传统习惯之外,主要还是在于目前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加上很多家庭要应对未来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可能要发生的费用,因此造成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储蓄意愿则不断增强。

  而今年上海艺博会的主题——“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则希望给人们一个“另类储蓄”的启迪。因为从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投资艺术所能获得的升值回报,远远超过银行利息。例如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齐白石作品价格仅在人民币5千元以内。而到了2000年,齐白石的作品价格已在10万元以上了,整整上涨了20倍。再以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为例,不少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每年成倍数上涨,有些更是破天荒地成10倍20倍上扬。如刘小东的作品《儿子》,2000年以15.4万元成交,而在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时,该作品以198万元高价拍出,相当于5年增值了10倍多。1999年,张晓刚作品出手的价格仅为1万美金左右,但在今年3月纽约苏富比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春季拍卖中,他的作品拍出了98万美元的高价,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纪录。

  所以今年上海艺博会的主题——“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就是想把投资收藏艺术品的概念和市民习惯储蓄现金的传统理财方式、观念挂钩,引起市民家庭对投资艺术的兴趣和关注。希望市民百姓带上准备存入银行的款项,前来上海艺博会,找一家可信赖的画廊作为自己的理财顾问,去买一幅令自己感动,或是自己喜欢的原创艺术品。直白地说,就是想引导市民大众们把原先准备存入银行的钱存进“艺术”,然后就像储蓄一样的收藏。等数年之后,当自己急需用钱时再委托画廊或拍卖行抛售。

  主办方进一步表示,储蓄艺术品其实还有胜于储蓄现金的功能,因为他可以起到美化居室,营造家庭艺术氛围的作用,堪称是一张“美丽的存单”。

  同时,该主题口号也是在希望已经投资艺术品的人们,万勿急功近利,不要今天买进,明天抛出,国际上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平均流通年限要在15年至20年之间,甚至更长。收藏艺术不是炒作股票。眼光一定要放远,要做一个长期的投资准备,要像你平时在银行定期或长期储蓄现金那样的储蓄艺术品,这样的收藏方式才能让艺术品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