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画一览美国300年 100位艺术家的120幅作品5月1日沪上揭开帷幕



时间:2007/5/1 11:33:41
  昨日,迄今来华规模最大、首个全面反映美国艺术发展历程的大型展览——“美国艺术三百年:适应与革新”登陆上海博物馆,在美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近100位艺术家的120件作品将于5月1日与观众正式见面。同时,美国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装置、影像、雕塑作品将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 

  超脱艺术的边界 

  由于“美国艺术三百年”曾在北京热展,此次来沪似有“炒冷饭”之嫌,据悉,因场地和展期的关系,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将有两件被更换,而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的作品几乎都是首次亮相。 

  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展览部分展示了美国艺术现阶段发展的图景,去年去世的新媒体艺术先驱艺术家白南准的作品《电视花园(1974)》在不同大小的电视中放映着丛林里绽放的花朵;汤姆.塞克斯的作品《丘陵(1996)》则是一件由电话号码簿手工做成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借此表达对美国现实主义社会的反讽。此外,以旧金山为创作基地的街头艺术家巴里.麦克吉将亲临现场,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定制一件作品。 

  回望历史三百年 

  看一次画展就足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全部历史,“美国艺术三百年”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6大部分:殖民与抗争、扩展与分裂、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与地区主义、繁荣与幻灭、多元文化与全球化,从内在逻辑将美国三百年的历史清晰地勾勒出来。 

  展览从1735年一幅坚毅的印第安人肖像开始,《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静静地拉开一幕欧洲殖民的历史活剧,斯图尔特为乔治.华盛顿所绘的经典肖像,强有力地昭示着美国的统一与独立,代表了200年美国人的形象。据说,当年该幅乔治.华盛顿的肖像需求量相当惊人,画家一口气连续画了许多幅。一个个美国早期的人物形象虽历经数百年却依然鲜活。19世纪中期繁荣的风景画,不仅展现了美国城乡风光与生活,同时可以从中看到南北战争的影子。 

  呈现多元化面貌 

  此次展览,主办方之一古根海姆基金会和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特意挑选了4幅与中国相关的作品,让人看来颇为亲切。无论是罗伯特.亨利1914年创作的《中国女士》中,那个穿着中式褂子的富态中国女人,还是华人画家朱沅芷20世纪早期创作的《轮子:工业化的纽约》,都从某个方面说明了美国历来就是个大熔炉。 

  自二次大战之后,美国的现代艺术大放异彩,也同时产生了一批明星艺术家。“世界最贵画作”纪录保持者、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的《月亮-女人》运用了程式化的透视法和环形线条,主题是模糊的,所谓的“月亮女人”只是出于画家本人的心理想象,而不是源自常规经验;而罗伯特.劳申伯格的重要作品《驳船》长近10米,是这次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作品。来源:新闻午报 记者 王健慧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