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忆点燃不灭的灯 博物馆让哀恸永存心间



时间:2008/6/1 14:22:0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不仅是纪念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座地震博物馆

    历史将永远哀恸这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强震撼动中国,6万余生命徐徐陨落,山河变色,草木同悲。

    狰狞的5月转瞬即逝,这是我们度过的最漫长时光。

    在举国的悲怆和与死神的竞跑中,一个日子从人们身边匆匆溜走:5月18日,第三十二个国际博物馆日。

    1977年的这一天,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探讨博物馆与人类未来的密切关系,并决定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这一天,这个日子变得格外沉重。5月22日,北川封城,再赴灾区的温家宝总理站在龙门山半坡,回望满目疮痍的北川,神色凝重地留下一句话:这里可以建一座地震遗址博物馆。

    为灾难建造一座博物馆,为记忆点燃一盏不灭的灯,让情爱立此存照,让哀恸永存心间。庞贝遗址凝固了火山喷发瞬间的人类苦难,广岛博物馆让参观者反思曾经的创伤,奥斯威辛、毛特豪森提示着战争的切肤之痛……记忆必须物化,方能定格为不朽。

    博物馆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博物馆”一词,就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即“祭祀缪斯的地方”。

    长久以来,博物馆被作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2500年的博物馆史表达了人们对记录历史的渴望,然而假如没有对历史的有意识的记录,再辉煌的文明也将灰飞烟灭。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充分表达了人们追溯自身精神轨迹的清醒意识——博物馆不应仅仅是“存放记忆”的“藏宝库”,更应该是启迪未来的“魔法棒”。

    服务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这是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口号,也是中国博物馆的建设主旨。年初凛凛寒风中一则消息让人倍感温暖——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而今,面对地球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伤口,我们不敢忘记,从废墟和瓦砾中走出来的灾区人民对家园的依依回望;我们不敢忘记,奔波在余震中数十万救援大军的殷殷心愿。

    让博物馆走向大众,这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的文化理念;为灾区人民建一座博物馆,这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保障公众文化权益,关照文化民生,提高群众文化服务水平,把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让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保护公众文化权益,首先要做的便是降低各种文化门槛;观照文化民生,不仅要真实地记录灾难,更要真实地记录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坚韧、团结、博爱的民族主义精神。

    仅仅是一年前,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边缘化的状况、娱乐化文化消费习惯所导致的公众对博物馆的疏离……还在令人唏嘘不已。今天,从博物馆“仓库看门人”到“文化加油站”命运的转变,从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的“井喷”之势,从人们在网络、短信中自发整理成的文字库、影像馆,我们不难看出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强劲与迫切,不难看出民族记忆的生命诉求,不难看出政府面对人民群众的诚意和努力。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物化的时代发展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博物馆在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恰如国际博物馆协会所倡议的,“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还是一座靠海的工业小市镇,随着钢铁、造船业的衰退而没落。然而,1997年,这幅破败的景象随着一座令人惊艳的美术馆的进驻而改观,到第三年已吸引游客400多万人,城市活力随之复苏,毕尔巴鄂迅速晋升为欧洲的新文化中心,被人誉为“毕尔巴鄂效应”。

    毕尔巴鄂的成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成功,古根海姆基金会素负盛名的艺术品收藏功不可没,产业化的运作能力是毕尔巴鄂焕发生机的一个重要前提。产业化运作是近代以降西方博物馆建设的主要出路。19世纪后期,博物馆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市场有机主体,欧洲百余年前已进入“博物馆时代”。财富、文化与创新精神的融合不断地创造博物馆奇迹,同时,风格、科技、高科技、多媒体等“博物手段”映射着时代的进步。

    西方博物馆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中央财政对各地各级博物馆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突飞猛进的经济基础,也是免费开放政策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未来的时日里,如何在文化与经济、公益与市场、需求与引导之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新路,这是亟待我们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