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间艺人废寝忘食十几天 为救灾英雄塑像



时间:2008/6/3 19:55:07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尤薇 

    救星来了、宝贝不怕、敬礼娃娃……残垣断壁中,一组组救死扶伤的动人场景被定格,无论是背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还是抱着刚刚救出的儿童,在抗震一线奋战的救助人员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透过栩栩如生的彩泥塑像,冲击着每个人的眼球。“抗震救灾中的一幕幕场景,每天都在感动着我”,昨天下午1时许,民间艺人叶长林拿出他十余天废寝忘食,制作出来的一组抗震救灾彩塑泥人时,仍然难以克制心中的激动。

    今年40岁的叶长林从小生活在苏北阜宁,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20多岁开始学习捏面人技艺,十余年前到苏州后,多年勤学苦练,练就了一手绝活。四川发生地震后,灾区牵动了他的心,特别是解放军、武警战士等救助人员的动人故事,更是让他难以忘怀,并产生了将这些可歌可泣的场面,通过彩塑创作“定格”下来的激情。


    到苏州十余年,至今孑然一身的叶长林,靠摆摊捏面人、做泥人为生,然而,为了塑造出这组抗震救灾彩塑泥人。从5月20日起,他放下了手头的所有“生活”,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彩塑泥人的创作中,为此,他收集《苏州日报》等有关报纸抗震救灾的报道,并根据报纸上的摄影照片,以及电视上的画面,进行再创作。

    由于叶长林以前制作的传统面人、泥人,题材大多数集中在《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人物上,以现代人物场景,特别是军人为题材的创作是第一次,而且,灾民中还包括老太太、妇女、儿童等,既要逼真又要各具艺术特色。为此,他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居室中潜心创作,从捏像、晾干直至开相、上色,每个泥人都要经过10来道工序,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0余个小时。

    “做这组泥人,几乎每一个都要费尽心思,推倒重来多次后才定型”,叶长林说,创作这组现场感强的彩塑泥人,最难的还是神态造型,无论是战士眼中的坚毅,还是灾民眼中的激动,都要通过开相、造型表现出来。他做的面人、泥人头部都是固定的,此次,为表现出战士和怀中儿童眼神交流的“特写”,他尝试采用头像可移动的技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鱼水交融的境界。就连断了的水泥板等受灾场面,在叶长林的这组泥塑中都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

    叶长林说,他的这组抗震救灾彩塑泥人,现在已经创作出了10余个场景的塑像,他的心愿是继续补充完善后,有机会展示出来,为抗震救灾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