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周力亚泼墨挥毫向灾区



时间:2008/6/6 12:27:26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沈军 

77岁的周老,目睹胡主席、温总理对灾区同胞的深情,感受党和政府的召唤,心潮起伏,泼墨挥毫,创作了反映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12幅中国画,分别以《以泪调墨追意挥写》和《救人!救人!!救人!!!》等为题,将画作发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愿意义卖救灾或赠送给国际救援的勇士们。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著名山水画家周力亚老先生推辞了所有邀请,整天热泪盈眶在电视机前看那震撼人心的灾情。连日来,77岁的周老,目睹胡主席、温总理对灾区同胞的深情,感受党和政府的召唤,心潮起伏,泼墨挥毫,创作了反映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12幅中国画,分别以《以泪调墨追意挥写》和《救人!救人!!救人!!!》等为题,将画作发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愿意义卖救灾或赠送给国际救援的勇士们。

  周老的新作和义举,引起网友们的反响。近日,北京、深圳等有关方面打来电话,表达了大力支持他的爱心意愿……

  周力亚80年代退休前,是四川局重庆石油仪器厂的干部。曾任重庆磐溪画院首届院长,现为北京友好法人俱乐部理事、香港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代表作有:268米《万里长江画卷》和30米《茶马古道》画卷。央视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均有报道。

  周力亚笔下的“虾”和“山水长卷画”,深受人们喜爱,享誉海内外……

  跑遍巴山蜀水

  周力亚1932年出生于重庆潼南。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艺术,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从战场上归国后,从事大地测绘以及军事科学研究工作。

  1979年10月,周力亚从空降兵部队转业到重庆石油仪器厂,厂里生产的仪器主要用于油气田测井技术和设备的检修、维护。周力亚提出了“变被动为主动,深入井队上门服务,现场维修传授技术”的工作方法,他带着工程技术人员,服务到四川各矿区、井队,凡是有石油仪器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几年下来,差不多跑遍整个巴山蜀水天府之国。工作之余,他就写生、摄影,收集素材,描绘大好河山。在那段四处奔波的石油岁月里,自然之师,山川灵气,是他山水画创作的原始沉淀和积累。

  1983年,身体健康原因,周力亚提前病退。从此,他专心作画,并苦读画理、画论和书画史籍。

  呕心沥血

  268米“万里长江”

  退休成了时间的富翁,周力亚笔耕不辍,名气渐增。1990年,应邀进京参加中国书画社组办的100米《长城画卷》创作。返渝后,一种创作冲动激荡、充盈着,他萌发了画“母亲河”长江画卷的念头。于是,他和老伴一道,背起行囊,开始了漫漫的“长江之旅”。沿长江两岸,住农家,车船兼用,往返重庆至上海河段。年轻时,周力亚曾在武汉地区搞过大地测绘工作,有坐标方位的概念,又有国画技法笔墨功夫,以其之长挥写长江画卷,得心应手。寄情山水,徜徉在自然瑰丽风光之中,写生,摄影,走访,创作灵感层出不穷。

  1996年,在老伴的支持下,周力亚倾其家产,花1.2万元买了台索尼摄像机。设备更新,大大提高了素材拍摄和收集容量,创作渐入佳境。

  1997年6月,重庆直辖挂牌庆祝活动时,周力亚130米《长江画卷》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展出,获得重庆市首届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及各界人士好评,重庆卫视“巴渝风”栏目还予以专题报道(该画卷已被重庆国友博物馆收藏)。

  呕心沥血,比吉尼斯长画还长68米的268米《万里长江画卷》一问世便引起轰动。它西起唐古拉山“长江源”碑址,东至上海入海口。中央电视台“夕阳红”、重庆卫视“巴渝风”等栏目,以及国内外多家纸媒,评介此画卷“画风飘逸、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既是国画作品又是旅游地图”。展开画卷,钟灵毓秀的长江风情跃然纸上,时而行走在雪域高原,时而进入草地、高山深谷、原始森林,从长江第一湾石鼓镇,金沙江虎跳峡,直到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蜿蜒而下,穿越山城重庆,大江东去过三峡,经武汉、南京,直达上海黄浦江而流进东海。画作真实、生动而又艺术地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长江的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孜孜不倦30米“茶马古道”

  艺术成就从来属于孜孜不倦追求的人。

  2002年,周力亚到云南丽江写生,机缘巧合,结识了当年曾走完茶马古道全程的纳西族老人宣绍武先生,摄影家吴积仁和“马帮”后裔周庭伟等,他们都是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会主要成员。为了再现“茶马古道”,周力亚和老伴在丽江古城纳西族农舍一住就是一年多,和藏族、纳西族同胞生活在一起,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这条比“丝绸之路”还早200多年开通的云南马帮古道的描绘上,创作完成30米《茶马古道山水画卷》。2003年春节在云南丽江市木府(古称南方故宫)展出十天,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深受好评。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地理教科书”的《茶马古道山水画卷》,画有梅里雪山、冰川、江河、湖海、梯田、高山、峡谷等等,得到丽江人民的高度关注与赞誉,他本人获得了古城政府颁发的“纳西族金钥匙”。

  2003年和2004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周力亚的268米《万里长江画卷》和30米《茶马古道山水画卷》各16枚/套邮票,受到集邮者的青睐。

  2004年国庆《北京娱乐信报》《神州在线》发行《茶马古道网卡》80万套赠送读者和网友。同时,周力亚的相关题材作品已被多家艺术机构、企业及国内外领导人收藏,蜚声海外。

  “八宝”并用走天下

  1994年,周力亚在桂林作画,遇见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教授。教授说你不会电脑就是文盲,不会无纸办公也上不了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1996年,周力亚在北京参加一大型笔会,卡买尔网络公司老总接周老到公司看局域网操作,并说:你会上网就能把你的画传到网上,世界人民都可以看到中国画,还可以随时开网上画展。周力亚不会拼音也不懂英语,对电脑操作十分苦恼。1999年得知汉王笔能手写上网,和老伴一商量,便买了一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安装电脑的人走了他不会关机,最后拔掉电源了事。第二天,去买《傻瓜学电脑》一书,收银员还以为他拿错书了。

  周力亚拿出画画的执着学电脑。其时,菜单上全是外文,老伴查英汉字典,他就画成坐标格一一标成汉语对照操作。逐步掌握了文字、图像、视频等软件运用后,他又自学了网页制作和刻录技术,现在,他和外界、媒体以及儿孙们的联系,都在网上进行,真正实现了“无纸办公”。有了新作品,当天或次日上传博客,随时举办《力亚网上画展》。他在网易、百度、新浪、人民网等上面开了六个博客,浏览量超过三万人次。周力亚的上千“网友”,都是看了他的网展而结识他的。“始终保持年轻人的心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给自己的画作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对当今社会,特别是画坛动向了也然于胸”。

  外出作画、旅游也总是带着他的笔记本。正如《大连新商报》写的:老画家周力亚先生,不但有传统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还有电脑、相机、手机和DV数码四宝——八宝并用走遍天下。
  充实忙碌度晚年

  和退下来的老同事比,周力亚的晚年生活格外忙碌。

  来自国内、海外的邀请很多。有要画作的,有邀讲学的,有登门拜访的……尽管种种杂事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周力亚平静的创作,他仍坚持外出写生、创作、收集素材。近十年来,他的作品在北京、重庆、云南、山东、大连、桂林以及美、日、韩、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展出,过着飞来飞去的生活,每年几乎只有两三个月在家。

  去年,他应邀到桂林住了八个多月。今年五月初又到三亚,刚回到重庆,就遭遇了汶川大地震,遂忙于救灾创作。

  周力亚的孙子在某工兵团当兵,而今正参加抗震救灾。老人感慨而自豪地说:我参加朝鲜战争,儿子曾在越南战场,孙子汶川救灾,三代人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义卖画作之一《空运重“武器”》

义卖画作之二《汶川跳伞》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给自己的画作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对当今社会,特别是画坛动向也了然于胸”。

2003年和2004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周力亚的《万里长江画卷》和《茶马古道山水画卷》各16枚/套邮票,受到集邮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