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长锋羊毫演绎的书法世界 《上海采风》2013年第二期



时间:2013/5/22 16:56:24 文章来源:上海采风 文/马信芳 

周志高近影




  ——“周志高的智慧和中国书法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表现出更多的超前之举,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发起筹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

  ——“写当代中国书法史,始于1970年代的‘书法热’应是重要章节,而‘书法热’最早期的播火者之一周志高,是一位应当载入史册的重要人物。”

  ——“周志高在将精力投入书法社会活动的同时,没有忘记临池,没有间断书法艺术的创作和探索,他的书法艺术,总体风格是重气势,讲力度,在以方笔为主的跌宕起伏中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周志高先生是一位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书法家,在中国书坛上具有特殊地位。”

  以上是当代书坛权威人士对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的颇多赞语。

  认识周先生已经许久,但我却不知他的四口之家竟还是个“书画之家”。周志高无疑是幸福的,作为书法家,他在自己的“兴墨楼”里蘸墨挥毫,时而显大泽龙蛇之气,时而呈山松立坡之势;而作为丈夫,他有深谙绘画之道的太太;作为父亲,他还有一双擅长丹青的女儿。那天拿到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题签的“书画一家”——周志高家庭书画展请柬时,不由欣喜万分。画展在南京路上的“朵云轩”举行。踏进展厅,书墨之香迎面扑来:丈夫挥毫素,伴侣写丹青,二女戏彩墨。100多幅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温馨和谐的世界。

  展厅正中横挂的是周先生为这次展览最新完成的巨幅书法作品《行草书郑板桥诗三首》,大气磅礴,神韵贯通,我被一种极富流动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着——大家风范,在此可见。一枝长锋羊毫演绎着周志高的书法世界,它如同电影一般,在我们眼前舞动起来。
  
从“金不换”到“三句话”

  周志高的童年是在家乡江苏兴化度过的。周先生告诉我,读书时,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用毛笔字写作业,可农村的孩子没什么钱,都用那种涂上白漆的木板,板上画好黑色方格,然后用那种几分钱一块的“金不换”来研墨写字,第二天“作业”发下来后,就用抹布沾点水将它擦掉,这样可以重复使用。日复一日的毛笔字练习,不仅没让小志高感到厌烦,反而使他越发喜欢上了写字。

  小学毕业后,周志高考上了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在那里,幸运地碰上了著名书法大家胡问遂。“胡问遂是我书法上的启蒙老师,他把一个不懂书法的人引上了正途,还请出他的老师沈尹默教我。我第二个老师是白蕉,从1964年开始,我跟他学了一年多书法,他很开明,让我们大家批评他的作品,以此来提高我们的眼力。马公愚、启功先生对我帮助也w很大,特别是启功先生,他的谦虚美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周志高至今不忘前辈对他的教诲。

  在书道上,沈尹默大师还告诉他,要博学而不能亦步亦趋,要继承而更要有个性。周志高是南方人,俊秀灵动的艺术氛围感染着他,但在北方生活日久,北方人性格中的豪雄坦直之气又渐渐影响了他。正是在融合北碑南帖的雄伟与灵动、讲究与广涉博取之中,形成了他大气而精到的特有风格。于是,我们看到,周志高的字里行间心气极盛,尤其他那以心动形的草书,有的似一脉激流自山峦的高处轰然下跳,在凸突的裂岩间冲击,形成以山石为质感的字魂;有的如繁花落尽的梅林老枝,曲张藏妙,风骨不凡;有的给人的感觉形同众多情到激扬处的旷古先人,披发赤足,于江野之上无声远望,以桀傲不羁的生命给天地间平添一种浩然正气……

  对此,周志高将自己的书法创作总结了三句话:一个标准,两个结合,三个不要忘记。

  一个“标准”:雅俗共赏。“雅”不会有人反对,但曲高和寡,不能关门自吹自擂,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俗”是通俗,含大众能接受、能喜欢之意,不是“庸俗”,更不是“恶俗”。既雅又俗,这是完美价值观的取向,难度大,标准高,当努力开拓,不断进取。

  两个结合:碑帖结合、南北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及其文艺、建筑等等都反映出雄强、厚实、浑朴的气息、格调和精神;而南方呢,相反是清秀、精巧、灵动。二者相互取长补短,不能偏,当然,以一方为主,不是对等。为求灵动而失之轻浮或为求老辣而失之粗野都是不可取的。

  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民族特色:不要忘记时代特征:不要忘记个人特点。这是书法艺术的时空观,三者之间比例如何,“各有灵苗各自探”,可根据自己的才、学、识和性情而定,要追求“真气、真意、真趣”!
  
从“书法家”到“书法活动家”

  周志高的书法之路,从开始他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写字人,他有将中国书法发扬光大的志向,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书法活动家。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书法交流增多。周志高接触到大量日本客人,他们对中国书法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认为中国是书法的母国,对中国古代书法家非常崇拜,对兰亭等书法名胜也很向往。其二,认为当时的中国书法在走下坡路,所以看不起中国书法家,甚至放言,如果中国想把书法搞上去,未来就得去日本学习。听到这些言论,周志高心里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

  “我想发火但又不能发出来。但不管怎样,中国的书法不应该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不但是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然而,这时候是“文革”的非常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要做这样的大事,谈何容易。

  1974年,时年29岁的周志高升任为上海东方红书画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前身)编辑组负责人,这个完全可以被利用来发表自己作品的实权,成了他公开组织书法活动的有利条件。他把目光首先投向由红变“黑”的老书法家们。就在他为这些老书法家坎坷的命运忧心忡忡之际,毛主席关于“学一点历史,学一点哲学,学一点书法”的讲话发表了,这让原本胆量就不小的周志高底气更足了。

  于是,借着要为上海市书法篆刻作者和通讯员讲课为名,他首先把大名鼎鼎的王个簃请来,他用当时所能给予的最高待遇——坐三轮车,将王个簃一直拉到书画社大厅。那天,台上,王个簃讲着书法的精妙而兴致勃勃;台下,周志高等一批年轻书法人听得津津有味。

  不久,周志高到杭州寻找书坛泰斗沙孟海。此时,这位身处困境的原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身着粗布衣正低头扫地。周志高找到馆领导,提出想请沙孟海书写周恩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书法单片集。馆领导对于这个“出格”要求,答复很明确:沙孟海不适宜写字。并提醒,你知道他的情况吗?周志高说,最近你一定看过报了,那个淮海战役的战犯杜聿明都出来了,沙孟海算什么,况且我们要他写的是周总理政府报告,这不会有问题吧。就这样,沙孟海没想到自己不仅能重新为人,还再度拿起了可写世间黑白的那管大笔。

  这时候,梁披云在香港创办了《书谱》杂志,一年后这本杂志传到上海。周志高看到后,心想,为什么上海不能有一本这样的杂志?他给相关部门打报告,得到同意的批复后,又写了一封信,直接寄给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想请他题写刊名,“我不认识郭老,信封上就写中国科学院转院长郭沫若收。没想到一个星期后,郭老就回信了。”  

  1977年6月,《书法》杂志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第一期印了5万多份,被抢购一空。1980年,杂志发行量达到每期40万册。

  1979年,周志高发起全国首届群众书法竞赛,其中的获奖者大多成为日后书坛的中坚力量。也是在那次比赛后,他又提议举办首届全国书法展。这个展览还带着一个目的:早日促成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

  “书法家要有一个组织,一个家。这些活动,让人感觉到书法热起来了,群众基础有了,中国书协成立的时机到了。”中国书协成立时,胡公石等人提名周志高为理事,并获一致通过,他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理事。
  
  三十年:从梦想到现实

  作为书法家,周志高善书各体、尤精行草。已出版有专著及合著《周志高书法》《历代勤学诗正草字帖》《钢笔行书字帖》《书法创作》《秦汉石刻的篆书》《六体书唐诗廿首》《六体书唐宋词廿二首》《中国历代书法精品百幅赏析》《草书前出师表》《草书滕王阁序》《名家写唐宋名诗·草书帖》《周志高书法集(中英文版)》《走进书法家——周志高》《我与书法三十年》等。

  但作为书法活动家,他的雄心不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届全国书法展在沈阳举办。作为发起者,周志高始终心存遗憾。“中国书协成立30年来,一共举办过9次国展,但上海一直没举办过,整个长三角地区也没有举办过,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我曾在北京呆了八年,每有业内同行提起这件事,就觉得自己的腰杆挺不起来。”

  2010年9月,在北京卸任了《中国书法》主编的周志高回到上海当选为新一任上海市书协主席。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申办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这是周志高30年的梦想,也是上海书法同仁们的心愿。于是他打报告、提建议、集资金,在文联多方支持下,十届国展的申办权花落上海和广西,其中上海负责草书、楷书、隶书部分的展出和评选。

  2011年11月3日,上海展览中心彩旗飘扬,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区)隆重开幕。对于这四年一度的书坛盛典,周志高介绍说,上海展区共征集到作品30938件,经过评选,共有394件作品入展,其中优秀作品28件,优秀提名作品30件。获奖作者越来越年轻化,显示出中国书法界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喜人态势。在国展举办同时,上海书协还组织“海派书法百年百家作品展”,展示了一百年来海派书法的发展轨迹。正是在这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展览首日观众就超过2万人次。周志高为之兴奋不已,因为他知道,人民群众喜爱中国书法,这比得奖还重要。

  “全国第十届书法展在上海举办,给了上海一个展示平台、发展平台和交流平台,是所有上海书法人的骄傲和光荣。书法也应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名片。”周志高踌躇满志,“将海派书法推向世界”,他已成竹在胸。
  
  海派书法:从联合国到全球行

  周志高还想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把中国书法推向世界舞台。

  在周志高看来,“真正的书法艺术是那种具有民族意识的‘大书法’,即宣传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民族艺术,而非单纯艺术形式的‘小书法’”。历史上真正的诗人、艺术家无不把人类的精神希望和人性需求作为艺术的终极关怀。在当代,特别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今天,书法这个传统艺术对文化再建、人格再建和人性完善的作用不容小视。

  一个被称为“海派书法全球行”的计划开始启动。2012年6月,首站来到了美国。为向世人展示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由上海书法家协会和联合国中国书会共同举办的“以文化促和谐2012联合国中国书法精品展”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周志高携手上海书法家们展出了百余幅作品,并与联合国中国书会有关成员进行了挥毫交流。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致辞表示,这次展览弘扬“以文化促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完全契合。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易克巴更是高度赞扬,称这次展览活动增进了各国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和联合国多元文化和谐共荣理念的了解。

  时隔两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委员会和日中书画篆刻交流会共同主办的“海派书法全球行——中日书法交流展”在名古屋市爱知艺术文化中心举行,共展示了中日双方的110件书法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在9月17日移师上海展出。

  对此,周志高感慨地说,“梅兰芳可以把京剧带到美国,成为中国国粹的一个标志,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不能把书法带到外国?有不少外国人误以为,书法是日本的。所以我们要打‘中华牌’,明年争取办一个国际书法展,把世界各地的书法名家都邀请到上海来亮相。同时,立足上海,集合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最好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到不同国家的至少十个首都去办一个中国书法国际巡回展,把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以书法为载体,传播出去。”


 

海派书法全球行——首站联合国总部。周志高现场书法挥毫。

周志高近作《行草书郑板桥诗三首》

周志高《论语句》

周志高隶书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