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雪域高原,共话“山高水长”



时间:2021/2/9 10:11:05 文章来源:■ 海 风 


丁和摄

  “西藏一直是心中魂牵梦萦的地方,这次有幸跟随上海市文联踏上这片圣地,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生命体验、艺术经历。”近日在上海市文联的组织下,来自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魔术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藏采风。虽然事先相互关照,为避免高原反应可不能太激动,但是一踏上西藏的土地,艺术家们还是禁不住心情澎湃。而西藏自治区文联艺术家和上海援藏干部热情的“扎西德勒”与攀登精神,以及彼此间的深入交流、激情碰撞,更让神秘的西藏不再“高冷”,也促使文艺家神思飞扬,灵感迸发——
  
上海文艺家与西藏同仁共话“山高水长”

  来到西藏,上海文联采风团的首站自然是兄弟单位西藏文联。2016年,上海市文联与西藏自治区文联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以推动两地文化繁荣发展为主线,搭建艺术家及文艺单位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次到西藏,也是希望在四年前合作交流协议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合作,转化为更多项目。”此次采风团团长,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表示。在上海市文联与西藏自治区文联工作座谈会上,尤存介绍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以及上海市文联近些年研究的新课题,并希望西藏的同仁朋友与上海文学艺术界的同行多交流多合作。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扎西达娃表示,西藏与上海很有缘分,也期待下一步有更多合作。扎西达娃介绍了西藏的概况以及西藏文学艺术的发展,西藏自治区文联的建设等情况,包括透露目前西藏美术馆正建设中,明年开馆后也欢迎上海美术家们到西藏美术馆举办展览。

  “若有可能过来做展览的话,我主动报名!”上海市美协顾问、油画家周长江听说西藏正在建设美术馆,很兴奋。作为此次采风团最年长的成员,70岁的周长江坦言,西藏是他一直向往的神圣的地方,只是错过几次机会没能如愿前往。这次,自己终于鼓足勇气跟随上海市文联来到西藏。“这次来到这里,我期待能有更多探讨,希望能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上海和西藏相互滋养。上海市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家汪家芳感慨:“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愿意踏入西藏,都会被这里独特的文化、藏族人淳朴憨厚的气质所折服。”他表示,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画家,也希望能通过画笔解读心目中所憧憬的西藏。事实上,一踏上这片土地,汪家芳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拉萨街头,用画笔记录下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寺庙与僧侣。


汪家芳拉萨街头速写


宋克西水彩作品

  “来西藏一直是我的梦想,这次终于跟随上海市文联踏上这片向往的神土,对我们表演工作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生命体验。”交流会上,上海市剧协理事、宝山区沪剧团团长华雯介绍了她主演的、已获奖累累的大型原创沪剧《挑山女人》。“这个戏也让我们尝到了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甜头。希望我们这次在西藏,不仅欣赏美景,也能最近距离地体会到藏族人民朴实、干净、纯真的情怀。”“我在浙江天台长大,杭州工作多年,进藏已9年,在西藏经历过缺氧等各种艰辛,但我愿意留在西藏这片土地上,这里有着没经任何渲染的、原生态的美,给我以无比震撼,能更近距离地触摸到生命与灵魂。文艺创作也要有这种原生态的感召力。”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人杰感慨道。在他看来,山海文化融在一体,已经不可分了。

  虽然大都是初次见面,但是上海与西藏两地的艺术家们都感觉分外亲切。在很多艺术问题的思考上,两地艺术家也都不谋而合。“在火热的生活中,艺术家才会不断产生灵感,艺术作品才能活起来”。西藏摄协副主席、秘书长扎顿在介绍西藏摄影家协会的主要活动时,提到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对如何通过艺术镜头记录人民生活、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上海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潘善助则分享了上海书协的工作经验和创新模式,也让西藏艺术家感到颇受启发。

  座谈会结束后,沪藏两地美术家、书法家开始铺纸、蘸墨、落笔……即兴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灵感碰撞的精美作品,以艺术传情达意,深化友谊。江南的竹子与彰显高山精神的松树交相辉映,青山连绵间,奔涌的长江水源远流长……在艺术家周长江、汪家芳、宋克西、李戈晔、王曦、丁设联袂创作下,一幅题为“山高水长”六尺整张作品很快呈现。这幅富含深意的作品赠送给了西藏自治区文联。上海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潘善助挥毫写下了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在他眼中,西藏艺术家就像竹子一样哪怕经历再多的磨难,也牢牢扎根于西藏这片高原上。而高耸壮丽的群山触动了青年书法家王曦,他提笔书写了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西藏书协书法家们用藏语书写了“上海与西藏的友谊之花永远盛开”“吉祥如意”等。正如艺术家们在交流中讲述的、在笔墨中呈现的那样,上海与西藏艺术家的艺术与友谊山高水长!


上海市文联与西藏自治区文联两地文艺家合影


两地书法家将创作的作品互赠两地文联


上海画家联袂创作

“文艺轻骑兵”翻山越岭送演出

  继首站在拉萨与西藏文联文艺家深度交流之后,上海文艺家又以“文艺轻骑兵”的形式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建设西藏,你们立功了,我在这儿,向你们深鞠一躬了。我鞠躬了,你们鼓掌了。感动得我都有点儿缺氧了。……”“我千句‘了’,万句‘了’,也比不过藏族同胞那句:扎西德勒。”在上海市文联艺术家赴日喀则文艺志愿服务暨文化交流活动上,相声快板书演员赵松涛表演了数来宝《“了”字歌》。进藏后太多的感触让赵松涛思如泉涌,很快创作了这个作品,既表达了参加此次采风创作活动的心情,也抒发了对西藏历史文化的喜爱和对口援藏的深切敬意。青年魔术师周舫此次进藏带了两个行李箱,其中一个装了满满一箱魔术道具。交流活动上,最常见的物品比如一个长气球、一张餐巾纸,在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奇迹,台下惊喜声不断。

  得知演出地点在部队,观众是边防战士与亚东县当地的居民,上海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席燕娟与上海音协吉他专委会主任闵振奇特意合作演出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耳熟能详,但此次席老师与我合作仍有挑战。首先,我们是首次合作,排练时间也非常有限,仅在四天的旅途中短暂地排练。此外,吉他的声部需要重新改编,并符合声乐的演唱习惯。”闵振奇说道。席燕娟也有类似感受:“这次是我第一次跟吉他合作民歌,挺不容易。之前其实我也经常为官兵演出,但这次不一样。虽然我们翻山越岭去到那里,但只是短短几天,这些战士常年在高原守护边疆、保家卫国,太不容易了,很伟大。唱的时候我也特别激动,融入很多情感。”舞台上,两人这场特殊的“首演”引发了台下观众极大的共鸣,不断有人献上哈达。

  在高原上飙高音、充满激情地表演,很容易引起高原反应,但上海的艺术家靠吸氧以缓解不适,坚持演出。因为他们在感动观众的同时,也被当地的边防战士感动着。交流活动中,三位边防战士自弹自唱了军旅歌曲《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几位战士都是自学的乐器,虽表演青涩,但他们唱出了自己的生活,特别真实而有感染力。边防部队的普布扎西演唱了自己作词的《边防兄弟》。在山上巡逻时,总会经过一些特别险峻的山路,这让他突发灵感写下此歌。质朴天然的歌声充满了真情实感与生活气息,深深打动了观众,尤其是拨动了上海艺术家们的心弦,让他们眼眶湿润。普布扎西却并不满足,他一脸认真地说:“这次上海来的艺术家,让我们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快板、魔术表演,也见识了专业的唱法,希望有机会向他们多学习。”

  交流活动最后,上海艺术家席燕娟与边防部队的普布扎西、亚东县艺术团的尼玛顿珠合唱《天路》将整台演出带向了高潮。来自上海的歌声与西藏特有的唱法融为一体,高亢激昂的歌声宛如一根无形的纽带,牵引出军民鱼水情,连结着汉藏一家亲。

  除了边防战士和当地居民,上海文艺家们还把欢乐带给了日喀则市福利院的孩子们。艺术家们不仅为孩子们送上大白兔奶糖,还送上了比糖更甜的互动表演。周舫与临时搭档油画家、策展人宋克西,上海市剧协理事、昆曲艺术家沈昳丽一起用魔术的方式送出爱的心意。其他的上海文艺家与孩子们席地而坐,见证着这份神奇。“魔术一变,孩子的眼睛都亮了,可以很明显得感受到孩子们的那种童真,非常真实。”宋克西颇有感触地说,“这次上海文联组织的这支‘文艺轻骑兵’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交流起来更加丰富,在当地很受欢迎。”


上海文艺家为日喀则市福利院的孩子们表演魔术

  沈昳丽在现场教孩子们唱昆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很聪明,居然能够很快学会!”沈昳丽一脸惊喜地说,“他们虽是孤儿,但是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点愁苦,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我尤其没想到的是,那些女孩儿们三两成群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有个女孩儿还大着胆子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衣服说,可不可以再教我一遍?我很想跟他们再多呆一会,去爱他们是一件我自己也感觉很幸福的事情。”

以艺术的形式向上海援藏干部表达敬意

  高寒、缺氧、强烈的紫外线……西藏这块迷人的土地让上海文艺家饱览美景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高原反应。头晕、腿软,氧气瓶几乎成了颠簸的路途中的必需品。但是情之所至,他们必定抛开一切,全身心投入创作、演出。因高原反应身体不适的华雯甚至说:“谁不让我唱,我跟谁急。”——在西藏,上海文艺家为见到那些来自上海的“亲人”而激动,更为上海援藏干部在交流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以及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家国情怀而感动。

  上海援藏干部人才与上海市文联采风团座谈会上,上海市第九批援藏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孟文海介绍了上海援藏工作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果。同时,他也越来越感觉到,所谓的“援助”其实是双向的。“上海的文艺家也能在这里寻找到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上海市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乐飞、周坚讲述了他们在西藏的工作与生活。谈及接力救助患儿的背后故事,抗疫期间如上战场的勇气以及思乡之情,他们流下了眼泪。上海文艺家们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听上海援藏干部分享着经历,在他们眼里,每一件是普通的事情,在我心里却无比震撼,眼泪从未收住。我想,经常用节目给别人带去嘻嘻哈哈的我,希望可以做一台属于他们的故事的魔术。”周昉说道。“如果不是通过此次采风亲身接触到上海援藏干部,以及那些守护边疆的子弟兵,很难了解这些怀有理想的人们默默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爱心,甚至是生命。这次西藏之行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思考和感悟。”李戈晔感言。

  言语无法抵达之处,便用艺术来填补。座谈会后,艺术家们默默擦干泪,纷纷用艺术传情达意。画家汪家芳、宋克西、李戈晔、丁设联袂创作了一幅作品,以牡丹、水仙花、竹子等体现援藏事业像春天一样万紫千红、欣欣向荣。书法家潘善助创作《大我境界》《雪域天痕》,书法家王曦创作《不忘初心》《勇者无惧》等,以表钦佩之情。

  西藏,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高寒但不高冷,缺氧却不缺精神!不管是边防战士、当地居民,还是上海援藏干部,此次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艺术家,并进行深入交流,都很激动。而对于上海文艺家而言,也是收获颇丰。旅途中,上海市文联采风团的不同领域,艺术家们不断跨界交流,友谊也更为深厚。他们获得了丰富新鲜的素材,有了新的创作灵感,并表示回沪后将继续创作,更好地呈现这片雪域高原上那些触动心灵的人与事。西藏的采风之旅结束了,而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精神之旅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