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约克寻宝记(上)



时间:2018/1/4 20:12:38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对于约克的憧憬完全是因为丁宁兄的多次介绍所激发的诱惑。他告诉我约克的古董很多,而且很便宜。对于他所言,我是坚信无疑的。因为他对于英国的了解是中国美术界中少有人可以相比的,而且他去过数十次约克,和约克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英国的各个城市中转悠,在一个相互比较中做出的判断应该是非常可信的。

约克火车站

  2017年11月25日,应英国约克大学艺术史系主任迈克尔教授的邀请赴约克大学讲学。从北京飞曼彻斯特,再从曼彻斯特坐火车到约克。到了约克,下了火车,所看到的约克火车站的第一感觉,什么叫老牌帝国主义,什么叫“日不落帝国”,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满眼的钢架与结构所透露的历史与辉煌,气势不凡表现在历经140年而功能齐备,旧而不败,老而不衰,它见证了约克以及英国18世纪以来历经三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而当新约克出现在美国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这座始建于1873年、1877年投入使用的火车站依然故我,当年的帝国的日已落并转移升起在美利坚,可是,作为英格兰最伟大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那种老牌绅士的风度不减。

  到了约克确实如自己所愿的那样,真正是古城的古朴的感觉,而且比想象的更古朴。它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及满眼皆是的古迹,让我感觉到这一城市独有的魅力。正如很多观光客所写的游记那样,可圈可点。这座城市中的城墙、城堡、教堂、街巷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约克古城的总体感觉,当然,今天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要得到约克的相关资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们如果要深入其中探访究竟的话,网上的资料又显得非常的贫乏,所以,旅游者自己的判断或者某一个人对于某一类事物的追求,必须要深入其中才有可能得到最基本而深入的了解。人生的精力是非常的有限,每一处的观感可能都因为它的独特性而成为深刻的记忆。

  约克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非常的冷。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小时候在江中岛上的那种寒冷,只不过几十年的都市生活让我淡漠了这种感觉。约克的寒、约克的冷是因为其特殊的地势,湿冷和阴冷不太一样,约克的湿冷和家乡长江中的湿冷也不一样。虽然,气温不到零度,可是已经冷到了骨髓里面。另外,这里的阴晴不定,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出太阳下雨,下雨时出太阳;而在月光下欣赏飞雪的感觉,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体验。这或许也是一种世界多样性。非常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天气预报是如何预报?总不至于天天都说有雨吧?有一天出门时看天气预报明明是晴天,却几次淋了一身雨。而那种明月下的飞雪,虽然诗意特别,可是,如果李白看到之后该是如何的即兴吟诵,无疑,这不是“窗前明月光”。当李白被冷得抖抖的看明月下的漫天飞雪,或许诗兴全无,如同我一样,希望赶快跑到温暖的室内,不管它是地上霜、还是地上雪了。寒冷中实际上是没有享受的,即使享受了那也不是十分美好。

  约克可去的地方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也有很多。正好赶上圣诞节之前,古城内游人如织,每个人在这座古城中各取所需,各去所想。我还是想去看看念念中的古玩,有哪些?怎么样?丁宁兄轻车熟路的把我带到了一座建筑内,这是在当地非常著名的红房子。进门时在行色匆匆间都没有注意到这房子的颜色。这里离著名的大教堂很近,离商业街也不远,而离火车站更近。到约克的人,经过这里的很多,能够走进去的可能不不多,而像我这样专门来寻宝的也不会太多。在这栋只有两层楼的楼要不是它特殊的颜色,真的是不太起眼,尽管它主立面的一二层之间的墙上醒目的写有“Antique Centre”,可是,有几人会对“Antique”有兴趣?

  拾阶而上,进门之后自然转向右手的一个房间,一眼就看到迎面的那个柜子里有几件古罗马时期的油灯,这下放心了,不会空手而归。每一件古董上的价签都有明确的标示其身份以及价格,有的重要的古董边上还有像博物馆的展品标签那样标签,详细说明与古董相关的时代、材质、流传等信息。这里是一个柜子挨着一个柜子,每个柜子里的古董或旧物的品类都不一样,其中也有一些亚洲而包括中国的古董,陶俑之类,很一般。当然,到这里不是来看中国古董的。这里的每一个房间不大,一间接着一间,过道里都挂着各种各样的古董,有珠宝、首饰、旧钟、壁毯、家具、装饰等等。很难叙说这里有多少品类,反正是什么都有,几乎都是杂项,其数量据说有3万种。这里没有约克郡博物馆展出的那么高端,可是,五花八门的品类有相当一部分是博物馆中看不到的,所没有的。因此,到这里来转转可以看成是参观博物馆的补充。这些杂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约克历史的物证,是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创造。这里售卖的从远古的陶器到古罗马时期的油灯、雕像;从日用品到工艺品,真正是琳琅满目。就古董而言,这些并不是经过科学发掘的出土文物,只是和墓葬、遗址等相关,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也有我一直追求的。比如那种在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犹太人博物馆看到的巴勒斯坦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550年)的陶灯,这是欧洲文明中最早的灯具,其形制有点像蚌壳,但是已经在灯捻的部位有了特殊的处理,使之更为实用,而这里所见是我第一次在市场上看到。我一直想拥有一件这样的油灯,以和我的油灯博物馆中的同时期的油灯做一个比较,看文化源头上的文化创造的差异性。这是意外的收获。而其他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从铁器时代的巴勒斯坦到古罗马,基本上是一网打尽,收获14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件公元2世纪罗马时期的狗形油灯,比较少见。狗的造型写实而生动,灯碗和注油口的设计巧妙。

巴勒斯坦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550年)的陶灯,宽15cm

古罗马狗形油灯,高6.2cm

古罗马陶质凤鸟纹油灯,宽13.5cm

伊斯兰蓝釉油灯,13-14世纪


伊斯兰蓝釉油灯,13-14世纪

  文化遗存的多样性,在这里是出于人们的想象。人们在这里会发现很多好玩而有趣的内容,其中有一个柜子里全是和绘画与装饰相关的物件,有绘制在象牙上肖像,也有小幅用于装饰的绘画,还有一些小幅的水彩画等等,其绘画的水平和精致的程度完全属于博物馆级。而这些通常在博物馆中会淹没其间,因为它们太小了。这些都和过去老牌帝国主义生活方式的想关联的一些艺术品,它们的内容关联到它们的时代和国家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审美传统、艺术潮流等等,无疑,其艺术的创造也和公众的审美兴趣联系在一起。所以,那些小型的肖像画,绘制在象牙等一些特别的材质上,其便于携带的特性又表现出流传上的特征。或许这里可能有很多爱情的故事,有很多与家族历史相关的内容,如果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英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家族传承中的一些特别的内容。它们通过艺术的方式而传之久远,虽然今天有些家族可能已经散去,有些家族可能已经败落,但当这些和过去宫廷、宫殿、城堡等相关的艺术品流入到民间之后,我们感受到的是“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种凄楚。它们流落到民间也会有一段故事和曲折,而它们为民间收藏,或者是成为一些专项收藏的内容,都提供了一种难得的资源。当然,这样一种资源今天在这个古玩中心以“奇观室”或“藏宝阁”的方式中陈列,人们会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相框高23cm,每个框内装两幅肖像画,每幅椭圆形的画仅高7cm

这一套4幅画应该是一个家族的肖像


原作因为太小,看不太清楚,只有放大了才能看清楚其笔法的细致和色彩的丰富,这才是细密画。

  实在没有时间一个柜子一个柜子的细看,因为感兴趣的内容太多,主要是那些东西太吸引人。对于古董的癖好不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可是,对我却是属于重度级的,经常会被许多品类所吸引而转移兴趣,因此,不能多看,也不能细看。看多了的“玩物丧志”就有可能转移我对油灯的持续关注。这里是迄今为止看这种综合性古玩店最特殊的,让我想起了博物馆起源中的“奇观室”或“藏宝阁”。16世纪,明代嘉靖时期,中国的很多文人正在刻意搜求古玩,并通过雅集的方式彼此交流和观赏,从而带动了文人士大夫之间特有的一种交友方式。而在西方,随着地理的大发现和文艺复兴的开始,欧洲世界开始了对神秘陆地和神奇宝藏的探索。那时候,在王宫贵族与平民百姓之间都流行着在家里置办一种双开门的橱柜,而在橱柜里面放的则是搜集来的各种珍奇。收藏家们把这些橱柜称为Cabinet  ofcuriosities (“奇观室”或“藏宝阁”),通常在博物馆学中会把这种私人化的用于陈列和展示的橱柜看成是博物馆的早期形态,是私人收藏走向公众开放的始初。在历史的发展中,博物馆作为文明的承载,不管是收藏,还是展示以及其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这种经过占有的炫耀与私欲的展示,演变为对公众开放的公众性的实体博物馆,在中国却到了20世纪初。可是,在中国古代,至迟在16世纪之前,从皇家的宫殿到文人的书房,都有一种多宝阁的柜子,实际上也是在陈列主人的收藏,无疑,这之中还有炫耀财富的问题。

  这里的每一个展柜都和一位藏家或卖家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展柜彼此之间的类别各不相同,显然,这些来自于不同藏家或卖家的古董或旧货都集中在这个建筑之中,这就成为了所谓的“中心”。这个中心的历史并没有这栋建筑那么长久,只有30余年。1986年开始时在约克郡的哈罗盖特(Harrogate),1999年夏才转移到这栋红房子之内,这得力于此前经营的成功。这里是古董收藏者的贩卖之家,也是收藏者的交流之所。今天的古玩中心是把分散的藏家聚合在一起,让大家有各自展示自己收藏和交流的场所,而以整体的形态面向他们的客户。这又有点像缩微版的古玩城,是把那些古玩城中每一间房子或几间房子的商铺缩微成了一个柜子。因此,当每一位对古玩或旧货有兴趣的人走入其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去逛完每一个展柜,他只要逛其中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展柜就可能有所收获。因为它们实际上是来自于收藏家的系统收藏,其系统性表现在对于某一类品种搜罗的完整性以及这种民间收藏的特殊的视角或特别的方法。当然,这里的价格可能会高于其他地方。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

古罗马陶质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