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与遗憾
------李伯琴的集邮之道
西安 尕丁

  

  李伯琴1938年出生在广西百色一个工人家庭。早在上初中时就爱上集邮,当时只知道见邮票就收集。1956年,李伯琴考入武汉华中工学院,当时班上华侨子弟多,从国外的来信很多,信封上的邮票大部被李伯琴索要去。有的与他要好的华侨同学,还热情地帮他直接从国外收集邮品。再加上平日省吃俭用买了不少邮票,几年时间,李伯琴收集了三四本中外邮票,集邮的兴趣更浓了。1961年毕业后,李伯琴被分配到北京总后军事医学科学院,1978年转业,从此在北京扎了根,长期从事医疗非标准设备的研制,是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谈起自己早年集邮,李伯琴笑道:"当时邮识很有限,遇到过一些意外收获,也有许多遗憾之事。集邮票没有先见之明。"

  李伯琴在部队工作了18年。1966年初,他去江西兴国县参加"社教"。当地有的老红军家里保存的当年苏区实寄封和其他物品,成扎地放在神龛上。他当时不懂得收集区票和实寄封,没有收集,至今回想起来仍很后悔。

   

意大利
仅有的一枚四方连
无齿样票

史前封
1840年意大利的鹰戳
1800年法国的鹰戳 

     "文革"开始后,李伯琴的一位爱集邮的同事,因"里通外国"受到批判斗争,集邮本也被没收烧掉。这件事对李伯琴震动极大,害怕因邮票引火烧身。连续几天晚上他偷偷地把那些认为有"封资修"嫌疑的民国和外国邮票和集邮本都烧了。剩余的邮票装进信封藏到刷鞋的盒于里,才躲过那场浩劫。"文革"前,李伯琴已将老纪特邮票集齐,其中《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有5枚,这些邮票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真是万幸。

  更值得庆幸的是,"文革"期间李伯琴的集邮并未停止,他把集邮方向转向集中购买"文革"期间发行的新邮票。他十套八套甚至有的整版地买,集存了十几本。这些"文革"票成为他后来搞专题邮集所投巨资的"原始积累"。

  "文革"结束后,李伯琴集邮的劲头更足了。1979年,北京的马路邮票市场逐渐恢复,他每周都去,星期日一去就是一天。这时,他还是以收集新发行的邮票为主,而且特别舍得花钱。他以一枚6元钱的价格买下一版T·46《庚申年》"猴"生肖邮票,T·28M《奔马》小型张发行不久,李伯琴和夫人上街在邮亭见到,他要买10枚,夫人说什么也不让,当时只好买了1枚。回家后李伯琴又偷偷地跑去买了10枚。如今这些邮票的市值已是大价,此事被李伯琴夫妇笑称为家中"一号新闻"。

向专题进军

  李伯琴并不满足于仅仅收集中国邮票,他对外国邮票的兴趣一直很浓厚,其重点有体育、动物,鸟类、植物。经过深入研究,他着手编组邮集,先后完成了多部:

  《认识鸟、保护鸟》,这部邮集曾参加1983年全国邮展,1985年参加阿根廷国际邮展。
《邮票上的366天》,只所以有366天,是把润月也算上。这部邮集参加了1984年北京迎国庆35周年邮展。1986年以这部邮集为基础,由《北京日报》社出版了《集邮台历》。

  《国家瑰宝、世界奇珍》,这是一部以熊猫为主题的邮集。虽然中国只发行过3套熊猫邮票,各国发行的熊猫邮票为数也不多,但李伯琴开拓思路,充分挖掘,最后竟搞成118个贴片的大邮集。中国曾将20多只大熊猫赠送给9个国家,李伯琴千方百计弄到这9个国家动物园的实寄封。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夫人代表美国儿童为拯救大熊猫,向中国捐赠1.3万美元和两辆汽车。李伯琴为了得到里根夫人的签字封,一次次把信寄往美国,直到第8次,他终于收到里根大人从白宫签字寄出的贴有大熊猫邮票的实寄封。这部邮集先后三次参加国内外邮展并获奖。

  《母与子--动物界的母子情》,这部邮集选用了10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枚邮票和封片简,1989年荣获了全闰邮展镀金奖。李伯琴很动感情地介绍说:"这部邮集的宗旨是倡导尊老爱幼。母爱自然界都有。人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母爱是普遍存在的。此外,我在邮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