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网总经理陈强采访艺术家叶放



时间:2006/9/6 18:00:07

艺术家叶放(左)艺术家王小惠(中)和中国艺术品网总经理陈强在交流。

左:中国艺术品网总经理陈强 中:艺术家叶放 右:收藏鉴赏家陆洁民合影

艺术家叶放在自己的作品前

传承文明与历史的“帆”

    中国艺术品网报道:今天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了《首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在展览作品中有苏州国画院画家、著名园艺家叶放先生创作的装置《无题》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对艺术家本人作了专访。
陈强:叶先生你好,在这次展览上你的作品比较突出,在作品的解读上提几个问题,你在创作这个作品中为什么会想到用中国古代的船帆,他的用意和内涵是什么?

    叶放:历史的发展可以说船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船就变为一个文明的图腾。当时因为正好法国有个邀请,要做个展览,我自然就想到了帆的概念。帆就是到达海边,我不需要船,我只要帆本身就好。当我们中西文明的交流到了现在这个时段,我们可以重新来思考这个帆所带给我们的信息。帆上有很多文字,这些文字是可以解读的,它是一首诗,从头到尾是一个七言诗,从第一字到最后一个字都是可以读通的,最后一个字正好是词曲的牌名。对于没有中国文字阅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数码,一个数据而已。对我们能够解读的来说,可以读成一首诗。那么对现代文明来说,它可以是一种解码,对西方来说就好像魔术,有很多码要去理解,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我们的文明。

    陈:当现在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两边冲撞的时候,这个作品是不是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间的媒体,双方都能进行解读的含义在里面?

  叶:可以,对于西方人来说可能看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升起的希望之帆,通过这种解码,他学中国文字也好,中国人学英文也好,通过这种数据找到了钥匙,升起了希望,这个帆就象是一个窗口,一个希望的标志,所以说这个恰恰是我要去自我呈现的一个方法。

  陈:从整个的展出作品看,你是让我看到了很强烈的中国的民族语言模式。在你整个创作过程中,你是不是很明白地告诉西方人要突出这样的语言模式?

  叶:当你们发现我们之间已经不单是语言的交流之后,其实发现在远古时候就有一个很简单的帆船建立起我们这个联系了,我们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还有发现很多未来没有发现的东西。那么这个帆就告诉你这个简单的数据,是可以解开你的所有的文明的一个磨合。现代文明,就说这个帆,当时是在沙滩边,现在是在荷塘边,就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意味着你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解码来跨越文化和意识,就可以进入到双方的心理中心。

  陈:作为一个著名的园艺家,你为什么在作品中不体现你的专业,而恰恰用一个装置,用一个中国很传统的帆船符号,加上中国的文字,加上中国的诗歌做这样一个载体来体现你自己艺术的创意?

  叶:其实我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正好是从平面绘画转入立体创作的一个契机,一个里程。园林是一个大的空间艺术,其实我在做这个园林大空间艺术的时候,已经融入我的很多文字符号。对我来说架构这个园林,是一个哲学理念,这个理念是用一种文字作为符号,作为导向,来呈现出来的。其实看到这个帆的时候,对于我的立体创作来说它有一贯性的,它有一个最基本的生命,就是中国本身的哲学思想、哲学理念,把所有行为上的哲学附着到物象上面。帆是一个物象,园林是一个物象,我还做了其它,比如算盘、灯笼等等,都附着了文字的表象,都由这个文字表象来呈现。这个具有连续一贯性,包括我现在的绘画创作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转换。

  陈:希望你今后多多体现你这种创作理念,来实现你创作的全方位的里程。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