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国艺术》今天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



时间:2007/5/1 0:23:15

  中国艺术品网2007年5月1日报道: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今日美国艺术》展反映了美国艺术现阶段发展的图景,展览集合了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的影像作品《悬丝(The Cremaster Cycle,1994-2002)》,以及卡拉•沃克(Kara Walker)的作品《叛乱!(2000)》,沃克运用剪影轮廓的构图,将历史的轮廓和记忆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格林•利贡 (Glenn Ligon)、杰克•皮尔森(Jack Pierson)、保罗•法伊弗(Paul Pfeiffer)、亚当•茨维亚诺维奇(Adam Cvijanovic)以及凯利•沃克(Kelley Walker)的作品用相似的手法玩起了美国文化中语言以及符号的游戏。新媒体艺术先驱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作品《电视花园(1974)》放在置身于公园之中的上海当代艺术馆,正恰到好处地引起人们的共鸣。一架架不同大小的电视机中放映的是丛林里中绽放的鲜丽花朵。白南准不幸于2006年去世,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展出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罗杰•维尔奇(Roger Welch)的作品《汽车电影院:另一面貌(1982)》以树枝为材料搭出了一辆原大的1958年产卡迪拉克轿车;汤姆•塞克斯(Tom Sachs)的作品《丘陵(1996)》是一件由电话号码簿手工做成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艺术家希望借此表达对美国主义的反讽。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的作品《大跨步(2007)》则是一件由垃圾袋为材料制成的造型夸张的雕像。

  《今日美国艺术》展中也不乏各个当代摄影流派的作品:劳拉•麦克非(Laura McPhee)、蒂姆•戴维斯(Tim Davis)和迈尔斯•库里治(Miles Coolidge)的批判纪实性视角;妮基•S•李(Nikki S. Lee)、路易•吉斯普特(Luis Gispert)和以及查理•怀特(Charlie White)的观念摄影;还有贾斯汀•柯兰(Justine Kurland)、凯蒂•格兰纳(Katy Grannan)、安东尼•勒坡(Anthony Lepore)和沙朗•科(Sharon Core)在照片中对自我表达的强烈诉求。而从达娜•舒兹(Dana Schutz)、克里斯汀•贝克(Kristin Baker)、可海恩德•维里(Kehinde Wiley)、吉尔•德•贝兰库尔(Jules de Balincourt)以及巴纳比•佛那斯(Barnaby Furnas)这些新锐画家的作品中,观众可以观察到绘画艺术的最新趋势。乔纳森•霍洛维茨(Jonathan Horowitz)和保罗•陈(Paul Chan)可被看作是喜欢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创作主题的当代艺术家代表,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前辈艺术家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大卫•哈曼斯(David Hammons)及卡迪•诺兰德(Cady Noland)共同展出。雕塑家艾瑞克•斯文森Erick Swenson)的作品《极致(Ne Plus Ultra ,2005)》是一只用树脂和丙烯雕成的腐烂的羊头骨,艺术家希望借此表现人类的混乱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中,更有以旧金山为创作基地的街头艺术家巴里•麦克吉(Barry McGee)为该馆量身定制的一件作品,相信这件作品能够将已经超脱艺术边界的美国当代艺术带到中国观众面前。

  本次展览的学术策划团队由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总裁托马斯•克伦斯领导。为本次展览做出贡献的策展人包括: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高级学术主管苏珊•戴维德森(Susan Davidson),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藏品学术主管伊丽莎白•肯尼迪(Elizabeth Kennedy),以及威廉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十九至二十世纪艺术学术主管南希•马修斯(Nancy Mowll Matthews)。

  本次展览得益于以下美国艺术和现代主义学者的专业意见:宾西法尼亚大学艺术史教授迈克尔•乐嘉(Michael Leja),已故纽约大学美术教授、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学术主管罗伯特•罗森布鲁姆(Robert Rosenblum),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艺术教授、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理事约翰•威马丁(John Wilme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