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谷 东庄图——《知乐亭》



时间:2013/11/6 13:17:42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知乐亭》

  创作过程中的所想、所思、所遇、所作、所为——

  近日得观文徵明于正德八年(即1513年)五月六日与吴次明、蔡九达、铸孔周、得子重、王履初、履仁、东禅僧、俭璇等八人到东庄寻旧,那年文徵明四十四岁,是年文徵明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心情一定是弥乱的。看到东庄往日的辉煌已不在,便在心中涌现一种别样的情绪:“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空余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从诗的意景来看,东庄已开始衰败,原来占地六十亩,如今仅存一半三十亩了,许多草木无人光顾而“径草都迷新辙迹”,且“游人归去乱禽鸣”。此诗题在游后的《游吴氏东庄图》上,文徵明因缅怀恩师吴宽而将此图送给吴宽的季弟吴元晖之子吴奕,文徵明游东庄的心情是有“落日平泉自怆情”之感的。其实吴宽早有这种感觉了,他在《雨后独游园中》:荒园歇秋雨,疏竹透朝阳。落叶茆檐下,惟闻鸟语凉。孤踪久尘土,超然欲坐忘。

  有意思的是从《游吴氏东庄图》的画面内容来判,此为“知乐亭”一景。更有意思的是此景右上角的一段城墙,使我对我在复原东庄二十四景的方位中得到了实例。我按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三十中《东庄记》的描述,以为“知乐亭”在东庄的西北方向。东庄在葑门之内,近城墙的景应是在东南方向的,尤其是在朝东方向的。所以“知乐亭”及“桃花池”应在“桑洲”和“曲池”的东面,当在“全真馆”的北面。此为观《游吴氏东庄图》的一大收获也。

  祝允明曾在一份册页上题到:“人得境而趣发,境得人而妙呈。若寓目一瞬,无以继之,则人境两竭矣。加以诗画之谋,此惟吾辈韵士能之妙之妙者也。阖闾勾践之山水、王将军之足目、沈公之笔墨交出互宜,真谓三绝。”

  历代的画论中对画石的论述有不少,其中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论石”中:夫画石贵要磊落雄壮,苍硬顽涩,矾头菱面,层叠厚薄,覆压重深。

  说到豫园的石景时,便想起了创建该园的主人—明·万历年间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的一则佚事:他的《玉华堂日记》很是有名,其中载有昆剧在上海创作与演出的最早记录。进而又想到了潘允端兄长潘允哲,其为湖广提学副使,而其弟潘允亮则为南京后府都事。潘家可称之为“累代簪缨”的官宦世家。有趣的是这位南京后府都事潘允亮则是上海本淳化阁帖的主人。或许因为官闲,使潘允亮有时间淫于书、诗的创作,并对碑帖有相当的研究,庋藏甚富。其得宋·贾似道的淳化阁本后,便出资覆摹勒石。时人评其:笔意清遒,雅有甚趣。卷一有摹勒贾似道印,为竹纸蝉翼拓本。

  更有趣的是,同时代官至大理寺评事的另一位上海人顾从义,在借得潘允亮的贾似道本后,也摹刻了自己的版本,使之成为第二个上海本淳化阁帖版本。两版本相比,顾帖比潘帖略肥,其中第五卷“古法帖”失刻“帖”字,是鉴别两帖不同之处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在淳化阁帖版本流传中,有许多更为重要的翻刻本、改刻本、续刻本以及临摹本。

  故这两本上海本名气不大,现已不易见到。




《知乐亭》局部之一


《知乐亭》局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