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公开课招募 | Mr. 陈“丹青之美”开讲:魏晋风骨与盛唐气度



时间:2018/11/24 10:07:12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2018年1月14日,国家图书馆  中国传统艺术公开课  Mr.陈 丹青之美第一讲  原始至汉代的绘画

  历时三百余年的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但却在文化艺术上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名家辈出,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佳作如云,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最具代表。

△《洛神赋》局部 东晋 顾恺之

  进入隋唐五代,中国绘画获得全面发展,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审美情趣亦有改变,人物画更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及人物的精神状态。

  作为文学家和画家的王维,将诗和绘画融合到了一起: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出自《积雨辋川庄作》)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出自《新晴野望》)

  诗情画意,将中国绘画带到了具有中国独特性的表现之中,使浪漫、空灵、淡远的文人趣味呈现其中,王维因此成为后世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始祖。

△《明皇幸蜀图》 唐代 李昭道

  顾恺之的作品对于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王维为什么被称为文人画之祖?

  魏晋、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又是什么?

  11月27日,陈履生老师将在国家图书馆为大家带来“丹青之美”课程的第二讲“顾恺之与魏晋美学”和第三讲“唐代绘画与文人画之祖王维”,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本次课程,现场签到在前100名的小伙伴,还将获得国图公开课特别定制的“九九消寒图”一张,期待大家的到来。

△国图公开课特别定制“九九消寒图”

主讲人简介

  陈履生,1956年生于江苏扬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汉画学会会长,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建有油灯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40多年来潜心研究美术历史及理论,并从事美术批评、美术创作,著有《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等。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出版有个人画集7种、文集5种。

课程安排

第二讲 顾恺之与魏晋美学

第三讲 唐代绘画与文人画之祖王维

2018年11月27日(周二)
14:00-17:00(13:30签到入场)

 

报名方式

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提示报名

△“丹青之美”课程第二、三讲报名二维码

报名提示

  点击阅读原文及识别二维码后,进入国图公开课平台登录界面。可使用手机号、读者卡、微博、QQ等多种方式登录,建议使用手机号和读者卡注册登录,无读者卡用户或手机号无法注册的用第三方登陆。

查询提示

  登陆国图公开课平台(http://open.nlc.cn)进入我的学习中心,点击“我的报名”可查看报名审核状态。系统会根据报名信息进行筛选,收到短信通知方可参加,报名而无故不参加的达到三次将取消报名资格。

报名时间

2018年11月22日起,报满即止。

咨询方式

请添加微信号nloc_weixin

开讲地点

国家图书馆总馆(中关村南大街33号)综合楼6层

签到处在综合楼正门一层大厅

△国家图书馆馆区示意图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原始到汉代

第二讲 顾恺之与魏晋美学(本次开讲)

第三讲 唐代绘画与文人画之祖王维(本次开讲)

第四讲 宋徽宗的画院与宋代绘画

第五讲 赵孟頫与元四家

第六讲 明四家与明代的多元发展

第七讲 四王与石涛八大

第八讲 京派、海派、岭南派

第九讲 中国画在新中国

传统艺术公开课简介

  伴随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以不同艺术形态和艺术特质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思维习惯、审美意识积淀并延续至今。

  为了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国图公开课在2016年策划了“传统艺术公开课”系列课程,对应我国八个主要艺术门类: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曲艺、建筑、民艺。课程邀请各艺术门类的权威学者,内容涵盖各门传统艺术的发展、类型、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并结合文献和多种展现形式,为公众建立完整、系统的艺术知识体系,引领公众了解并欣赏我国传统艺术,感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该系列课程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支持。


注 意 事 项

1.请先存包,然后进入综合楼一层签到并领取听课证;
2.食品、饮料不能带进演播室,演播室外设有饮水机;
3.可以自备记笔记所需必要文具,但不能使用笔记本电脑等可发光电子设备及录音录像设备;
4.本课程为录制课程,报名参加者需要参与全程录制,节目录制期间原则上不得出入演播室,中途不可退场。请配合工作人员安排。
5.请务必准时,切勿迟到!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010-88545426/5360

新浪微博:@国家图书馆

官方网站: http://www.nl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