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故事与故事收藏



时间:2011/10/3 22:03:40 文章来源:仲敬干 

  世上玩收藏的人,如果在看中哪件宝物,还没听过“持宝人”,声情并茂地讲述拥有该宝物前世今缘“故事”的人,那么对收藏还深入不深;如果还对有些宝物身外“故事”深信不疑的人,那么你则是深入太深。而且很有被那些离奇的收藏“故事”,牵着走向不归路的可能。如果出现这种征兆时,那么请你唱一首《故事里的事》,保证会烟消云散,神清目明的应对宝物。

  那《故事里的事》,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

  记得早些时候,歌星戴娆曾为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配唱过一首主题曲《故事里的事》。歌词特平民、特实在;曲子也特平和,特大众。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随后也能唱上它几句:“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的事也许是真事,故事的事也许是从来没有的事,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之所以能把这首歌记下来,是因这首歌的歌词写得真是好。它让我在“纷繁复杂”、“水深火热”的艺术品收藏领域里,至今还能玉树临风,百毒不侵,清醒如风的活下来,那是我始终唱着《故事里的事》行走在艺术品收藏、鉴赏第一线的。我曾在朋友面前和鉴定收藏场合多次提出过《故事里的事》应作为玩收藏人的真经,每日唱它三篇;或者在掏钱欲购时,心中默唱《故事里的事》保证不会收到任何假东西。你听歌声不是这样唱的么:“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事实上,什么行业里的“故事”,都没有收藏界里的“故事”精彩、神话、穿越历史的能力;什么行业里的“故事”都可信,就是收藏界里的“故事”不能信、不能听;什么行业里的“故事”都有个人情味、道德观,就是收藏界里的“故事”,从头到尾就是耍花招、设迷局;每每是死皮赖脸的,还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

  我曾碰到过这么一个讲“故事”的,他千里迢迢从老远背来一个大砚台。砚台也确实也很大(50×40cm),细看砚台无论从品相、雕工都属于不错的上乘品味,当然,顶多是旧时大户人家孩子读书用的,应该是这样子。但是猜这小子怎么说:“这方砚我听爷爷讲是苏东坡用过的。苏东坡唐宋散文八大家里的一员,你也知道他是唐朝的大学士,历史地位很高,人文价值流芳百世。我爷爷做过同治皇帝的保镖,在告老还乡时,同治帝把自己的个人用砚,送给了爷爷作为奖赏,并告诫爷爷,子孙宜读书。现在我爷爷90岁了,正生病住院,想把这方砚卖了治病。就10万元,看看能不能找个大老板卖了,诚心想要的话便宜一点也行。”

  我听完“故事”对他说:你爷爷可能老了记性不太好了吧,苏东坡不是唐朝的大学士,应为民国的大学士;你爷爷90岁,怎么可能做过同治帝的保镖,辛亥革命才100年啊!你先背回去问清楚了,再给我打电话,好嘛!”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王东春,油画家。他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次带学生去安徽黄山一带写生。他在巷子的一头写生,巷子的另一头,有一个当地的老乡在路口卖冷饮。中午天热,东春就去买支冷饮。在冰柜上老乡放着一个像是民国器物的笔洗,用来放零钱的。东春一看就喜欢上了。接下来东春则无心画画,心理老想着巷子口的“民国瓷”。终于到傍晚收工,东春忍不住问老乡这个买不买?

  老乡说:“老师啊,这个不能啊!这是祖传的”。

  “那我多给的点钱呢”?

  “你能给多少”?

  “你先开个价”?

  “3000”?

  “不要”?

  “我看你也是诚心想要的,给300拿去吧!”

  东春想想300就300吧!付钱取物。回到住处,东春是爱不释手,把玩了好长一段时间。有道是,一夜无语,话分两头。等东春早出写生,路过巷口时,突然看见同样的一件器物,摆在同样的位置上。一下子东春似乎明白了什么。东春走上一问,老乡说他们家是有一对的,要的话,这个你也拿去。后来东春说,他们家不是一对,而是一筐。东春说这个故事,把我笑得够呛!这在收藏方面来说,叫“埋地雷”,专等你来“挖”的啊!老兄。这叫:“故事的事也许是真事,故事的事也许是从来没有的事”。打住。

                        仲敬干2011年10月3日阴天于国庆节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