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年话与新春年画



时间:2013/2/8 19:52:48 文章来源:仲敬干 
  “春节”是中国民俗中最大的、最热闹的,也是中国人最在乎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年历往事。我的过年心事,如果说令人难忘的,那还是要追溯到40年前的乡村年事。那时虽然很穷,但是在对于过年这件事还是不能马虎的,所以对男孩子来说还是有两件事比较开心的:一是贴春联、年画,二是放爆竹。大人也常说“有钱没钱,买纸糊年”的话。“买纸糊年”,就是把买来的春联、财神、年画等用桨糊粘贴在门窗上、厨房中。在乡村呈现出这样的气氛就是过年了!家家是这样子的,这件事大多有大孩子们干的,因此我对儿时的春节年画是特别的有感情的。

  那时的年画,其内容是传统与现代并存。传统的就是门神,门神们也由于雕工的不同而不尽相同。雕工也是有当地的乡民们祖传下来的纯手工业,那些有一技之长的雕花匠们,他们平时主要是农活,只在春节里前才开工雕花制版的。他们手下的门神,其刀法古拙厚重,原始感强;其色红黄相间,大红大绿;虽谈不上美,但重在实用,重在寄予。这是传统的门神年画。现代感强一点的或说时髦一点的年画,那就多了。比如有以毛主席像为内容的年画;比如还有以《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的戏剧版年画;当然还有以“年年有余”为内的胖娃娃版年画等等;再后来,还有以电影明星为内容的时尚版年画等等。这些在乡下都是被归入年画类的。穷是穷了一点,但是“年”一定要过的,“年”在乡下主要特征,就是“买纸糊年”了。

  曾几何时,有人说:“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这“没意思”,当然因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感触也会有不同了。但我个人认为在农村买年画、贴年画,真是有意思得不得了。

   我在上海生活了30几年,看到了上海“年”与农村“年”的不同之处就是“年画”的不过瘾。上海的艺术家或许是名气太大了,对“年画”创作不屑一顾;事实上,如果在新年前能“顾”一下,想“贴”年画的人,想收藏年画的人一定不会少,因为年俗难为,年景难忘,年事为盼,大家还都是有一种“有钱没钱,买纸糊年”的“旧”想法的。

  如今没有“年画”过年,且让我贴上有梦池兄送上的大红对联吧!诗曰:

  曾经门神梦乡中,
 
  时不我待太匆匆。

  爆竹一声除旧岁,

  惊喜交集有谁懂。
 
            2013年2月8日仲敬干匆匆于雪花飞黄腾达的“小年夜”办公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