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与浮生六记



时间:2013/5/20 13:17:53 文章来源:仲敬干 

  今天提请重温两位奇人,一位是《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一位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这二位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品”问世,但是他俩的文学艺术成就怕是近代以来无人能及的。重提他们,是给目前很火的现当代艺术家们一个警觉,不要总是自诩,没他这个天才艺术家开创了什么画派,填补国内空白,世界就不行了!

  先说李渔。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号笠翁。汉族,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在明代也曾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做官,主要从事写作和自己的戏班子演出。晚些时候居南京,并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他开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等小说,以及生活百科类奇文《闲情偶寄》等。如果说《闲情偶寄》直接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宗师的话,那么有他策划的《芥子园画谱》,谱堪称是中国画的教科书,可以说在中国画坛上一些成名成家的大师们,大多由此而启蒙的。“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明明白白,初学者一看就懂。所以问世300余年来,风行画坛,至今不衰。谱出了代代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可谓功德无量。

   值得一提的是,选编“画谱”的四位画家,一位是李渔的女婿沈心友,还有就是名不见经传的王姓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他们。四位画家,显然没有进什么“世界名人大典”,王概连生卒年都无从查考。事实上,四位画家能在中国美术史上留点名,主要还是占《芥子园画谱》的光。就是这四位大匠,成就了中国画家的光荣梦想。当然没有李渔的强烈支持,“芥子园”也许只是个“菜园子”吧!这是李渔的成就。

   再说《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有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偶然在苏州的地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四卷残稿的。后来他交给当时在上海申报的王韬,并用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沈复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从《浮生六记》中可隐约看出,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事实上,仅凭《浮生六记》这部小书,沈三白就可以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家。自刊行以来,一版再版,清朝、民国,国内国外不停刊印发行达120几个版本,试问现在有这样的作家么?

  李渔算不上什么大师,但影响了后来的大师;沈三白也算不上什么名人,但影响了后来的名人。真的要向这些前贤致敬,他们虽然不图那些无用的虚名,本也就不想留名,但历史记住了他们,并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现在一些自诩名家大师,开创画派的神汉们,历史也会有个说法的。那就留个历史说吧。打住。

   诗曰:

   人怕出名猪怕壮,

   死猪不怕开水烫。

   出人头地能耀祖,

   脸皮不要事敢当。


                            2013年5月19日仲敬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