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施大畏谈“画”

时间:2003-04-30文章作者:
走近上海中国画院执行院长、知名画家施大畏,立马有一种“大”的感觉。1米87的个子,身高马大,须仰首方可与之平视。他的画室虽小,但画室的墙壁却顶天立地地张贴着高2米4的大宣纸,留下尚未完成的气势磅礴的巨作,画上的人物直逼逼看着你,令你几乎透不过气来。采访间隙,施大畏不断被请示工作的电话打断,而他总是三言二语,大刀阔斧,干脆利落地下达着明确的口令。大畏不喜欢画虫草花鸟,不追求绘画的闲情逸致,而是醉心于从恢宏的历史中寻觅人类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轨迹。施大畏说他是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是能够体现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就能让他心生敬意。他最喜欢的音乐是瓦格纳撼人心魄的交响音乐;最欣赏的文学人物是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渔夫。施大畏曾经在一篇艺术随笔里写道:“在与大自然苦斗中,渔夫最后只带回一幅鱼骨和残破的断桨,然而他还是胜利者,他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却又不乏悲壮。渔夫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多年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不少宝贵的认识和启迪……在艺海的探秘中,到头来或许只能得到一付‘鱼骨’,但却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境,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施大畏开始将他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生命》系列大型组画的创作中来。从远古的《大禹的传说》到战国屈原时代的《国殇》;从唐朝的《兵车行》到清朝洪秀全起义的《天京之变》;从举世闻名的《长征》、《归途——西路军妇女团纪实》到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取材的无一例外均是人类历史上某个重要阶段或重要事件。这些作品在外在形式上都是大场面、大尺幅,统一的210×480厘米,通常列在展览大厅的中央,沉重厚实,以宽银幕和纪念碑式的气势包围着你,俯瞰着你,摇撼乃至净化着你的灵魂。施大畏的这些历史题材大画的母题无疑是悲壮的,苦难的,宏阔的,而且大都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它们展示了画家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和追索。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占据画面突出部分或成为视觉中心的主要人物,如大禹、屈原、洪秀全、毛泽东、朱德、叶挺、陈毅。施大畏在这些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上,既看到了人性中可悲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崇高的一面。因此,他创造性地以黑白两色作为这些作品的主色调。他认为只有黑与白才能承载如此严肃、如此深重的话题。即便他用到了其他色彩,也从不用其极。那些色彩都是减弱了明度以后出现在画面之上的。黑与白作为色彩的两极,其本身所包含的大量象征性意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色彩。施大畏说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当代画家的作品进入博物馆,能够为后人了解今天的社会提供一份艺术上的“信史”。要达到这一目标自然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但是画家本人在艺术上是否有作为有独特的艺术语言乃是首要之务。因此,他从不敢有任何懈怠,深感身上责任重大。难怪有评论家称,绘画对施大畏而言不是一种娱乐,而是一种责任;创造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天职;探索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使命;成绩不是一种赞美,而是一种鞭策。他是绘画艺术的苦行僧,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重担。大畏如此沉重,我们这些普通观众读大畏的画时自然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不敢稍有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