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三感(3)

时间:2004-03-25文章作者:杨新
三感:书画鉴定的“模糊性”启功先生说:“鉴定工作都有一定的‘模糊度’,而这方面的工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典守者,都宜心中有数,就是说,知道这个‘度’,才是真正向人民负责。”我很赞赏先生这个“模糊度”的提法,并且认为,书画鉴定不只是有一定的“模糊度”,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一门“模糊性”学科。下面谈谈这方面的感想。首先,在书画鉴定使用的词语中,很多关键和重要词语属于“模糊概念”。例如,作为书画鉴定主要依据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两个词语,只要细翻各种有关书画鉴定的书籍和论文,就会发现关于它们各有各的说法,而无一能够说得清楚、准确。徐邦达先生《古书画鉴定概论》一书,把“笔法”列为鉴定书画本身“首要注意的地位”。什么是“笔法”,也许能作一定的解释,但是具体到某人“笔法”怎样,却又难以说清。徐邦达先生在“笔法”这一小节中举例道:“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等一派作品,笔法大都比较浑穆。明代王谔、吴伟等人虽承袭他们的笔法,但一般多见飞扬尖薄了”。这其中的“浑穆”和“飞扬尖薄”的笔法特征,只能靠个人去理解。由于各个人的修养不同,理解的程度就会各异。说明笔法特征的其它词汇如“苍老”与“嫩弱”,“流畅”与“板滞”,“劲”与“飘逸”等等,都只能够说明一个大致的程度,而没有精确的计量标准,所以都是属于“模糊概念”。第二,书画鉴定在判断上存在“模糊性”。在书画鉴定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听人们谈到,某人“看得松”,某人“看得紧”;或者说某人“眼睛宽”,某人“眼睛严”。所谓松、紧、宽、严,是对鉴定家判断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也许关系着利与弊,但不意味着是与非。利弊观也是相对的,对国家所有的书画来说,与其紧和严,宁可松和宽,这对保证国家文物免受损失有利,但对私人购买书画来说,就宁可紧和严,而不能松和宽了,这样可免受经济损失。国家收购私人藏品亦同此理。为什么面对同一幅书画作品,不同的鉴定家会有不同的结论甚至绝对对立的意见呢?这固然与鉴定家的心中各有一把尺子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古书画存在的客观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说,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或是或非,毫不含糊。一些无名款的作品,当然也一定是有其原作者的。但是,当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在科学技术大大发展的未来社会,也许能解决一些作品的真伪是非的判断,但对另一类问题,例如佚名作品的作者是谁,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从书画鉴定的总体观念来说,它的判断结论是模糊的,就像中国水墨写意画中的晕点,没有截然分割的外轮廓线。鉴定家发生意见分歧的作品(指严肃的科学鉴定分歧,非意气用事的分歧),都是那些处于模糊边界线上的作品。松、紧、宽、严的产生,就在于某些鉴定家要把这条本来模糊的边界线,企图使它绝对分明起来。第三,在书画鉴定授课当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性”。正如前文所说到的,在书画鉴定的一些重要用语中,存在着“模糊概念”,因而学习者任凭学习书本,很难达到掌握书画鉴定标准的目的。即使有先生的当面授课,也由于某些重要之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晰而不能直接地进行传授。学生要想获得有如先生一样的鉴定眼力,在更多的情况下,不是听先生的讲授,而是看先生的行动。即在跟随先生一起进行鉴定的实践过程中,从判断的结果中去反复体会先生的意念,以取得共同的理解而达到认识的一致。正如我们所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又是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以上是从大的方面说明书画鉴定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性”,而在局部的细节上,也同样存在着“模糊”的地方。例如作者的印章和收藏家的印章,可以采用原大摄像重影的办法来比较鉴定,照理说其结论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其实也不然。因为同一方印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质料上,用不同的印泥和压力,打印出来的印文,只能是大体相同而非绝对一致的。更何况一个人的印章,完全可以被他人使用,同时也不排斥同一个人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近似印章。如果以近似值作为判断的依据,不但模仿作伪者可以做到,而且这本身就已经包含着“模糊性”。至于那些凭空仿造者,更是无可对证的了。如此说来,是不是目前的书画鉴定就不科学了呢?回答完全是否定的。这是人们对“模糊性”的一种误解。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模糊”是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其它科学领域中,也大量地在使用着“模糊概念”和“模糊判断”。近二十年来新发展起来一门新的数学———模糊数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严格精确的数学尚且如此,遑论其它。所以说,在书画鉴定中,尽管存在着“模糊的判断”和“判断的模糊”,并不等于否定它的科学可靠性。前面我们会以水墨写意的晕点来比喻书画鉴定的判断结论,尽管其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但其内核部分确是实实在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人类的知识传授,除了有清晰明确的“言传知识”之外,还有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意会知识”,全凭接受者的“心领神会”。这并不只是在书画鉴定中才有的孤立现象。在鉴定过程中,判断的模糊程度,是与所能掌握到的信息量成正比关系的。传世的书画作品,时代距离越远,提供给人们的信息量就越少,判断也就越模糊。为了获取信息,除了依靠考古发掘和世界范围的广泛合作之外,是否可在书画本身的物质方面另辟鉴定新境?例如考古学中利用碳十四测定,可以帮助确定文物的相对年代。在书画鉴定中,能否找到一条类似的途径,想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