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收藏拍卖启示录(1)

时间:文章作者:王志军
翻开当今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图录,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斋收藏拍卖专场”的注积,而名人收藏品专场拍卖,更成为近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的时尚。它使我们回想起了一位影视明星说过的话“当名人真好”。从几年前的“孙大光收藏书画拍卖专场”到近期的“马定祥收藏钱币”、“王世襄夫妇收藏中国艺术品”、“关祖章收藏铜镜”专场拍卖,都向世人和收藏界展示了名人收藏的拍卖魁力。这四个拍卖专场与其它拍卖截然不同的表现,揭示了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现状。既有生存危机,也有发展空间,更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拍品的真伪、中介机构的诚信仍然是市场发展的基石和动力。同样是专场拍卖,同样是个人收藏,但相互之间仍有区别。以前许多真、伪、劣的拍品困绑在一起打包成专场拍卖的成交率并不高,足见竞拍者的警惕性很高。就上述四个专场的成交状况而言,三个专场的成交率高达100%,十分难得。孙大光先生曾在政府任职多年,藏画多为各地书画家相赠,并落有受赠人的上款,按规矩,书画带有上款的价格低于没有上款作品的价格,因为人们往往认为有上款的书画作品多为应酬之作,但书画家题写上款的书画赠品中有少部分是相当优秀的精品,如送与领导人、美术界的师长和评论家、形象包装者、红粉知己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这类作品出现。今年的大陆文物艺术品市场上出现了一幅齐白石题写上款的《有余图》。某某同志前面的名家被挖去。说明这个“同志”或这个“同志”的家属或朋友不想让人知道“同志”是谁。在大陆,尤其是北京这类书画作品很多,其中的大部分已流到受赠人后代的手中。在今后的10年里,会逐渐流向社会,给我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也会有聪明的作伪者在赝品上题写类似的款识,浑水摸鱼,因为诸多“同志”已去,无法对证真伪,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另外三人,马定祥先生为20世纪早期钱币收藏家,收藏、著述颇丰;王世襄先生既是跨世纪的收藏家,又是文物研究学者,并兼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关祖章先生的铜镜收藏继承家学,收藏铜镜多已流失,且旧时铜镜地位远在书画、瓷器、青铜鼎彝之后,只能称之小有名气。孙大光收藏书画拍卖时,主人还健在;90高龄的王世襄先生年初当选为“2003年度文化杰出人物”,仍活跃于学术界。这两个专场的拍品真伪无可争议,成交率100%,本属当然。关祖章先生虽早已去世,但百余件拍品均为文革抄家后发还,标记尚存,无现在的作伪之疑虑,亦全部成交,仅马定祥先生收藏未能全部成交。由此可见,市场对拍品的真伪十分敏感。收藏者的名气、人品被强烈的放大到市场价格上面。而同一时期不同的拍卖公司,同一拍卖公司不同的拍卖物品,均未达到100%的成交率。它反映出拍卖市场中诚信原则的恪守,仍然是文物艺术品能否顺利拍卖成交及拔高拍卖价格的唯一关键因素。从1992年北京举办第一次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到今天的12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人们面对着西周爵杯发出的“谁有钱买”的议论,变成了今天对拍卖会中“是真是假”的疑问。从当年人们想念“国营”的,到其后相信“专家”的,发展到今天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眼睛可靠吗?不要说需要很广泛的专业知识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就是著名大型超市中卖的绿色食品“山楂卷”,也多是问题食品。它的销路不是也很好吗?盲目的迷信和冲动,给名人收藏拍卖带进了收藏投资的误区。我们不想抹杀任何一位现在或将来的名人收藏光辉。但任何一位名人收藏品中都有不同的差别。真的不好,好的不精。只不过各自占的比例不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人把伪品放到名人收藏中一起拍卖,也会有人把拍到的名人收藏真品换成同样的仿品,以图善价。对待名人收藏拍卖中的拍品,应全面、冷静、客观的分析。收藏者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喜好和拍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来决定拍品的取舍。在四个名人收藏拍卖专场中,同样一件拍品,经王世襄先生和关祖章先生收藏的要比市场中的价格高出数倍。孙大光先生的收藏拍卖价格比市场中的价格亦在较大升幅,只有马定祥先生的收藏拍卖价格比较接近市场价格。这是否与收藏古代钱币的朋友们在投资时“锱铢必较”有很大关系呢?在王世襄先生收藏拍卖中,一件唐琴的拍卖价是其拍卖同时,另一场一件唐琴的拍卖价数倍。这固与二件唐琴的各方面条件有关,但缘自王世襄先生的收藏是其拍价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古琴的收藏,演奏面较窄,而会保养修复者更为凤毛鳞角,私人收藏古琴应三思而行,不能因为其系名人收藏,或有一番曲折传承经历,便高价拍来。若不善弹,难以体会古人高山流水之幽情;若不善调,难现古人切金断玉之音;若不善修,千年古琴难免有损,只可挂壁。千金拍来,以搏一勇?香炉为古人焚香之器具,家道殷实者皆蓄此物。清末民初以后,有了玩香炉一族。“宣德炉”成为可思不可得之物。铜质香炉本身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内蕴,但香炉经过上百年的香火焙化和手中摩挲,铜质表面氧化成各种呈色,被谓之“宝光”,深受藏者喜爱。王世襄先生所藏香炉,多流传有绪,在拍卖中出尽风头。如有专收香炉,日后欲开“香炉博物馆”者,无疑是收藏展品的好机会。其中一件明代崇祯年间铸制的斑金香炉和一件清初铸制的三足炉拍到了166万元的高价,比同类香炉的市场价高出四倍有余。而同为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明代万历紫漆描金大柜只拍到了132万元。二件香炉铸制时代均晚于紫漆描金大柜的制作时代,铜炉坚不易损,且为民间私制,流传较多。而明代万历紫漆描金大柜,为明清两代家具中之翘楚。经历数百余年,仍金碧辉煌,柜上有“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应为明代官制御用,当时制作数量有限,能经明末清初战乱,清初之“文字狱”保存至今者,堪为孤品。家具收藏,世人只重紫檀、花梨材质,唯明式最美。遍观今日之明式家具,明作能有几件?多为明代以后各个时期仿作。被人们奉为至宝,而一件有明确年款的明代紫漆描金花卉纹大柜虽略有小伤,但尚不及一件清代的铜香炉成交价,是收藏香炉群体的资金大于收藏家具群体的资金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名人收藏过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价格已高出市场中同类器物的价格许多,若在其中淘金,已难上加难。独具慧眼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