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和民主意识

时间:2005年11月文章作者:潘耀昌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顺应时代潮流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而民主意识的觉醒又为开放改革铺平了道路,落实到文艺领域则体现为一种宽容精神。如果说,从前不同流派、观点之间的争论是一种敌对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那么新时期的争论变成一种和平商榷,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就各自保留、自行发展,即后来所谓“立交桥”的方式,互不干预、和平竞争,假若取代过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文化多元化。诺大一个国家,十多亿人口,那么多民族,加上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数千年的历史,没多元性的文化才是怪事。开放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让中国面对世界、融入世界。冷战结束后,一个多极化世界呈现在眼前,单边主义的一再挫折进一步证明多极世界的现实。在国际政治中对多极世界的认同也是民主意识的表现。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所谓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当一个民族发奋图强、充满自信的时候,她的文化也将焕发出美丽光彩,受到世人尊重,中国自身的体验就是一个很好证明。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民族的每个成员自我意识的觉醒,民主意识的觉醒。早在毛泽东时代,就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当时的人民群众还只是简单的受众,被教育的对象。开放改革增强了公众的民主观念和主体意识,公众渐渐从消极的艺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地参与者,开始触摸艺术的批评权和话语权,尤其在一些公共领域的艺术中表现最为突出。例如,80年代初北京国际机场候机室的壁画《泼水节》、90年代杭州西湖畔的雕塑《美人凤》和大连大型雕塑《东方女神》的设计方案等,曾引起激烈的讨论,尤其是吸引了许多非美术圈内公众积极参与,为艺术民主和创作自由之间的和谐关系树立了榜样,证明了公众意识到行使自己在公共领域的权力,这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机制的必要条件。由于公共空间是许多问题交汇的地方,那里的艺术经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城市或社区的战略,一般须经多方协商由设计团队协作完成,综合着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历史学家、环境心理学家、文化地理学家、景观设计师等的劳动,浸润在都市的批评语境中。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公共艺术强调以人为本,直接指向社会公众,以公众需要为目的,以公众批评为鉴戒,生存于公众之间,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开始显示出它在当代艺术中独特的魅力。(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